十八星旗
全称铁血十八星旗。清末共进会制作的军旗。红地,中为黑色九角形图案,缀十八颗黄星,内外两圈各九颗。意为联合十八行省实行铁血革命。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武昌起义后,即悬挂此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改为陆军军旗。护法战争后停止使用。
全称铁血十八星旗。清末共进会制作的军旗。红地,中为黑色九角形图案,缀十八颗黄星,内外两圈各九颗。意为联合十八行省实行铁血革命。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武昌起义后,即悬挂此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改为陆军军旗。护法战争后停止使用。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汝阳县置。治今河南商水县。属陈州。大业初属淮阳郡。唐仍属陈州。天宝至德间曾属淮阳郡。北宋建隆元年(960)避太祖父赵弘殷讳,改为商水县。
地方行政机构。系直隶州,以府级行政机构视之,品秩与土知州同,掌一州之政令。明代,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之御夷州二:建文三年(1401),置威远御夷州(今景谷),授土官刀氏为土知州,沿至清雍正二年(1724
东汉置。以濒增江得名。治今广东增城市东北。唐末移治今市东,旋又移治今市。自东汉至清历属南海郡、东官郡、广州、广州路、广州府。1993年改设为市。
辽代封爵。耶律贤适、萧阿刺等先后受封。
官名。北魏置,主持全国僧务。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八八《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志铭》。隋亦置,为管理佛教事务的僧官。参见“沙门统(1)”。
官名。隋代内侍省掖庭局置,从九品下,并用宦者。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隶长秋监,参用士人。唐内侍省掖庭局沿置,四人,从九品下,掌监杂作,典工役。
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火器。宋、金、元时亦称火炮。内以硝石、硫黄、炭末等药料填之,外以数层纸、布糊为壳,外再涂敷以沥青、松脂、黄蜡等物质,以防潮和助燃,使用时以烧红之铁锥烙透,或以引信引火,再以手或抛石车等
965—1006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拱正。善词赋。淳化进士。累迁秘书丞、知浚仪县。真宗初年,与梁颢等同知贡举,旋出为京西转运副使。曾上疏建议与契丹通市修好,专力对西夏,并自请往使契丹。后入为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一日(1906.10.28)在上海创刊,竞业学会主办,傅熊湘(君剑)、张丹斧、胡适先后主编,谢消庄、丁洪海、刘复基、蒋翊武等编撰。以“振兴教育,提倡民气,改良社会,主张自治
金代户类之一。即宫籍监户。“良人”没入官府而隶属殿前都点检司之宫籍监者,称宫籍监户,简称监户。服役于宫内者为内监户,服役于宫外者为外监户。地位低于平民而高于一般奴隶,可与良民结婚,自置田宅,与百姓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