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膳寺
官署名。(1)即光禄寺,唐光宅元年(684)改此名,神龙元年(705)复名光禄寺。(2)渤海国置,设令、丞掌寺事。
官署名。(1)即光禄寺,唐光宅元年(684)改此名,神龙元年(705)复名光禄寺。(2)渤海国置,设令、丞掌寺事。
土司名。明永乐四年(1406)置。治今贵阳南六十三里赵司寨。洪武八年(1375),土首领赵仲祖附明。永乐五年授本司副长官职。累传至赵启乾(或作赵启贤),于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仍授副长官职,世袭
见“女怀清台”。
1597—约1689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又名维城,字宗子、陶庵,号石公、蝶庵居士。青年时游历苏、浙、鲁、皖诸名胜。工骈文,散文亦短隽有味,好音乐,能弹琴制曲。明亡,避乱剡溪山(在今绍兴、嵊州
①爵位等次。《书·武成》:“列爵惟五。”②爵位。《商君书·错法》:“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
即“默庵集”。
西魏废帝三年(554)以南五泉县改置,因北据朝阪得名(《元和郡县志》)。治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隋属冯翊郡。唐属同州。乾元三年(760)改为河西县,大历五年(770)复旧。清属同州府。1958年并入大
官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令、丞,与西织令同掌郊庙衣服织作。成帝河平元年(前28)省。《汉书·宣帝纪》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旧时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571北齐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字孝先,小名铁伐。高欢甥。从欢讨尔朱兆。东魏兴和四年(542)邙山之役中救欢脱险。入齐,为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天保五年(554),以执斩梁将东方白
官名。三国魏置,为朝中各府署掌文书簿记的低级官吏,位令史(正令史)下,各署员额不等,皆九品。晋、南北朝沿置。晋、南朝宋九品,南朝梁、陈及北朝皆定为流外。唐代诸省、台等亦置,为流外二至四品。北宋亦置,元
亦作屯戍、兴戍、行戍。战国时秦国兵役之一。服役者称戍卒,征发对象为已傅籍并合乎有关标准的丁男。役务主要为戍守边防和各种军事要塞,兼及驻地军事工程的修建。役期为一年。因死者常十有六七,致使“秦民见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