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①唐铜币。(1)简称开元钱。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置监于洛、并、幽、益、桂等州,铸此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年号。钱文为欧阳询制词并书,时称其工。背无文字。后世铜币多仿之,以“通宝”或“元宝”命名。此钱每枚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枚(钱)重一两,一千钱重六斤四两。其后铜币不再称铢絫,而称一钱,即以开元钱一文重量为标准,为古代衡法改为十进位制之始。高宗、武后、玄宗时均铸之,因轻重大小折中,远近便之,故成为有唐一代标准铜币。(2)亦称会昌开元通宝、会昌开元钱。会昌五年(845),武宗毁佛,以废寺中铜像钟鼎熔铸。与武德时铸开元通宝钱轻重大小相同,但背铸一字以示铸造年号或地区。如扬州铸币用会昌之“昌”字,京兆府用“”字,河南府用“洛”字,江陵府用“”字,蓝田府用“蓝”字。另丹、平、襄、兴、润、越、福、宜、洪、鄂、广、桂、兖、潭、益、梓、梁十七州所铸币,皆以州名为背文。②五代铁钱。南唐元宗时铸。制度大小皆仿唐武德开元通宝。每十钱以此钱六权铜钱四而行。

开元通宝

猜你喜欢

  • 中法兵事本末

    篇名。清罗惇曧撰。是文记述中法战争始末,言简意赅,堪称佳作。对马尾之役及其失败叙议尤为详尽;对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等人的误国行为,亦能直书不讳。初刊于1912年《庸言》一卷七、八两期。

  • 貤封

    清代官员封典之制。凡官员以本身受封之爵位名号,呈请移授亲族尊长,谓之貤封。人已死者,称貤赠。若貤封,必须据情呈请咨部。由部查核汇题,得旨,则其本身及妻之封可移封他人。凡貤封,不得逾制:八、九品官貤封父

  • 王惠定

    ?—499北魏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聚众起事,自称明法皇帝。寻被刺史李肃捕杀。

  • 两浙

    ①地区名。浙东和浙西的合称。②路名。宋两浙路的简称。参见“两浙路”。③盐政区域名。见“两浙盐场”。

  • 左御卫将军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置,为十二卫将军之一,置二人,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初沿置,武德五年(622)改为左领军卫将军。

  • 全章题

    科举考试用语。为科举考试出题方式之一。明清以八股取士,所出试题均出自四书五经。如以某书的一章命题,则为全章题。

  • 楼子

    即“楼��”。

  • 大丰簋

    即“天亡簋”。

  • 徒各

    见“独孤”。

  • 修城钱

    晋及南朝时官员向国家缴纳之钱捐。受官二十日,辄送修城钱二千。宋泰始初,由于兵戎机急,自令仆以下并不输送,谓之逋欠。齐武帝即位之初,诏令免除旧欠,但仍重申旧制,按期交纳修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