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举县
长,《魏书·地形志》作“苌”。北魏置。治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为槃头郡治。隋属顺政郡。唐贞观三年(629)移治今甘肃徽县东南,属兴州。南宋开禧后属沔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并入略阳。
长,《魏书·地形志》作“苌”。北魏置。治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为槃头郡治。隋属顺政郡。唐贞观三年(629)移治今甘肃徽县东南,属兴州。南宋开禧后属沔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并入略阳。
①四方而高的建筑;四方形的坛。《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矣。”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②房屋名称。古代宫室,前为行礼的堂,后为住人的室。《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引
官署名。北宋大观元年(1107)尚书省置,以执政兼领,下设详议官,掌议定礼制。政和三年(1113),修成五礼仪注,遂罢。
1080—1129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致刚。政和进士。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县尉,自监南康军酒税召为御史台主簿。汴京陷落后,见康王于济州(今山东巨野)。高宗即位,擢监察御史,迁谏议大夫。随至杭
清代专用以收养生活无着孤贫人之钱粮。顺治八年(1651),定给大兴、宛平二县收养孤贫银米,每名月给米三斗、银三钱。后于京师设养济院、育婴堂,收养老疾无依之人与无人养育之婴孩。经朝廷倡导,至康熙、雍正间
观察推官之简称。
1638—1688清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字炳霞,一作丙霞,又字苍岩。顺治进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官湖北粮储道。二十七年夏逢龙兵变,胁之降,不从,自刎死。有《忠节公遗集》。
战国时楚国大臣。楚顷襄王时封君。善为巧言佞说取悦于君,《荀子·臣道》列为“态臣”。楚大夫庄辛曾言于楚顷襄王:“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战国策·楚策四》)江乙
?—前675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89—前675年在位。名赀。楚武王之子。即位后,为向中原发展,迁都于郢(今湖北荆州西北),先后灭申(今河南南阳南)、息(今河南息县)、邓(今河南襄樊北),又攻蔡伐郑
官名。(1)大长秋别称。《后汉书·宦者传》:“(郑众)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李贤注:“宫卿谓为大长秋也。”(2)太子左庶子别称。《旧唐书·李纲传》:“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纲白勇曰:‘令
西晋时焉耆王。父龙安曾为龟兹王白山所辱。以复父仇,灭白山,霸西域,葱岭以东莫不率服。后为龟兹国罗云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