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京

东京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自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因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北周、隋、唐因之。唐宝应元年(762)置五京(五都)后,我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模仿中原王朝或有东京、西京之置,或有五京之设。 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置。因地在渤海王城※忽汗城东,故名。故址即今吉林珲春县珲春镇东15华里之八连城,亦有在今乌苏里江地、吉林延吉县至朝鲜咸镜北道一带、咸镜南道咸兴府西等说,《辽史》误载开州(故址在今辽宁凤城县)为其所在。唐贞元年间(785—805),一度为渤海王城。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龙原府。渤海国亡后废。 ②※南诏国寻阁劝为王时(808—809),以拓东城(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门外)为副王坐镇之地,又在王城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县)之东,是※白蛮聚居中心,因名为东京。劝丰佑为王时(823—859在位)于此置善阐府,府治设此。 ③后梁龙德三年(923),沙陀族李存勖灭梁,于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建元同光,定都洛京(今洛阳市),因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并改其称帝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镇州为北都。同光三年(925),改东京为邺都,洛京为东都。 ④后唐清泰三年(936),沙陀族石敬瑭投靠契丹贵族灭唐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于天福三年(938)迁都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改汴州为开封府,建号东京。其地历后汉、后周至北宋,皆称东京。⑤契丹国五京之一。会同元年(938),契丹贵族因助石敬瑭建立后晋,石敬瑭以幽蓟16州地割予契丹,因境土拓大,辽太宗于十一月下诏,以皇都为上京;以新得幽州(治今北京市)在辽境南,升为南京;以原南京(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已在辽境东,改名东京。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为大同府,建号西京后,东京成为辽五京之一。本古辽东城(唐中叶又名辽阳城),辽太祖神册四年(919)修葺旧城,迁来渤海、汉户建为东平郡;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诏迁东丹国都于此,故亦名天福城,并升称南京。城分内外,内城高3丈,幅员30里,8门,建宫城于东北隅,为东北王宫所在;外城谓之汉城,为集市之地,分南北市,晨开南市,夕开北市。所设地方行政机构曰辽阳府。辽东京道治所设此。⑥金五京之一。金承辽旧,仍以辽之东京为东京。于此置东京留守司,为东京路治所。皇统二年(1142)立东京新宫。正隆六年(1161),金世宗趁海陵王南征民怨之机,在此即皇帝位,十一月由此启程赴中都(金都,今北京市)。贞祐三年(1215),蒙古军长驱东进南下,金统治摇摇欲坠,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此自立称帝,国号大真,建元天泰,不数月由此东北逃,改称东夏国。金亡,元初仍称东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复单称辽阳,相沿至今。

猜你喜欢

  • 托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称托定寺。建于11世纪初。地处西藏札达县(旧称扎朗宗)。为阿里赞普意希约倡建,据考证系仿桑耶寺。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的驻锡地,古印度佛教僧人阿底峡曾于此传法讲经。原藏许多珍贵文物,后遭毁

  • 耶律章奴

    ?—1115辽末将领。又作张家奴。字特末衍。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耶律查剌子。明敏善谈论。道宗朝入仕,大安(1085—1094)中,补牌印郎君。天祚帝乾统元年(1101),累迁右中丞、兼领牌印宿直事

  • 白文

    我国白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白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白文,流传于知识界,未能普及。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和云南语委的同志一道,于1956年开始对白

  • 李亚子

    见“李存勖”(1030页)。

  • 特米

    小木筏。达斡尔语音译。旧时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达斡尔族地区水上交通工具的一种。用碗口粗的树杆编排而成,主要用于江河上摆渡。

  • 德根

    ①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当邦的后裔,从藏区工布迁至今西巴霞曲(河)流域北部。支系较多,有伊格、基英、基捷、爱约木、蒙疏、堆衣、马宁、莫孟、哎洛、登沙尔、登马尔等,人口约3

  • 主译者

    西夏译经者称号。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主持西夏译经事,常以国师担任。景宗时为国师白法信,惠宗时为国师白智光。在《西夏译经图》中智光端坐译场正中。

  • 黑虎羌

    明代羌族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黑虎乡一带。正统九年(1444),攻围椒园、松溪等堡,其首领多儿太被杀。成化九年(1473),首领夜含等攻破关堡;按察使龚璲统兵破20余寨,降数千人,乃编

  • 渤海国

    即“渤海”(2278页)。

  • 斡齐尔博罗特

    1490?—?明代东蒙古左翼克什克腾部领主。亦作瓦齐尔博罗特、乌达博罗特,汉文史籍作阿赤赖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与※阿勒楚博罗特为孪生兄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