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国遗址及墓葬

中山国遗址及墓葬

战国时期鲜虞中山国的古城遗址及墓葬群。1974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乡)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古城遗址1处、墓葬30座、墓上建筑遗迹2处、车马坑2座、杂殉坑1座、葬船坑1座,出土文物19000余件。城址在三汲东部,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2公里以上,城墙分层夯筑,厚约27米。城内分布有战国时期的居住遗址和制陶、制骨、制铜铁器的作坊。据考证,城址为中山国的都城,即古灵寿城。城址内西北方有四座墓(3号墓、4号墓、5号墓、6号墓),附近均有车马坑,除5号墓外,其他三座都有陪葬墓,经出土文物确证,6号墓是中山王墓。城址以西分布有许多墓地,在中七汲村西有两座大墓(1号墓、2号墓),墓上及附近有建筑遗迹、陪葬墓、车马坑和其他坑穴。出土文物证明,1号墓为中山王的陵墓。遗址、墓葬群及众多出土文物为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山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依据,仅1号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50余件铜器铭文,大量铭文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考古发掘证明,以鲜虞氏为核心的白狄于春秋末从陕北、晋西向东迁徙,进入太行山一带,并建立中山国。中山桓公从魏国统治下,迁都于灵寿。中山君时称王,雄居于战国列强中。白狄在与华夏交往中,从游牧走向定居,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接受儒家思想,采用华夏文字,并逐渐融合于华夏中。

猜你喜欢

  • 番子佐领

    清代以四川大小金川藏族迁京之人编设的佐领。乾隆四十一年(1776),新来男妇189人,连同以前居京旧人39名,合计228名,初编一佐领,入内务府三旗正白旗。以此项人丁原属土司所辖,无辨文字者,拟以内务

  • 沮渠成都

    十六国时期北凉宗室、将领。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族属卢水胡。※沮渠罗仇子,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从弟。永安七年(407),任金山太守。玄始六年(417),以前将军职统兵5千击降西海(今青海)卑和部

  • 石达开

    1831—1863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贵县那良村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客家人)。早年丧父,因家境尚较丰裕,故能自动攻读诗书,颇通文辞,曾赴省应试,举孝廉。平日喜言兵,精通兵法。道光(1821—185

  • 后唐废帝

    见“李从珂”(1026页)。

  • 萨迦法王

    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的称号。藏语称“萨迦曲杰”。自乌思藏款氏家族贡觉杰布(1034—1102)建萨迦寺,创萨迦派起,经公哥宁波、萨班·公哥坚藏、八思巴,使该派大兴,成为政治上统治全藏,宗教上成为藏传佛教

  • 寸白军

    即“爨僰军”(2590页)。

  • 吐谷浑城

    古城名。吐谷浑所筑居,故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都兰县境。北魏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载:北魏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初发京师(洛阳),西行四十日,至赤岭(今青海西宁西日月山),……发赤岭西

  • 克音河卫

    见“可吉河卫”(492页)。

  • 蜀布

    古代蜀人以苎麻纤维织成的细布(也有说为棉布)。以织工精巧驰名全国。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西域回来向汉武帝言:“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人告知为该国商人从身毒国(印度

  • 休利

    即“去特若尸逐就单于”(4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