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义都珞巴语

义都珞巴语

我国自称义都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察隅县南部与印度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100左右。印度占领区域约有7千人使用。与其他珞巴语差别很大,与达让僜语比较接近。以察隅县上察隅的义都珞巴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31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无唇齿音。有复辅音18个,分4类:一类是同部位的鼻冠与浊塞音、浊塞擦音构成6个二合复辅音;二类是双唇、舌根、喉门部位的辅音与卷舌半元音构成8个二合复辅音;三类是双唇塞音与边音构成2个二合复辅音;四类是2个三合复辅音。有6个单元音,16个复元音。复元音分3类,一类是后响复元音7个,由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二类是前响复元音6个,由主要元音加i、u韵尾构成。三类是3个三合复元音。节尾辅音有m、n、η。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很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情感词、连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范畴,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示。量词不丰富,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量词连用时为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多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用疑问语素ka55组成代表不同对象的疑问代词。动词有体、态、方向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进行、已行、完成、经验等5种,均用后加成分表示,不同人称所加的附加成分有一定区别。态分自动、使动、互动、被动4种,自动与使动用动词词根辅音清浊屈折交替的方式和加后加成分的方式表达。互动和被动是在动词后加附加成分的方式表达。方向范畴分向心和离心组,各用4个不同后加成分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和方式。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但不丰富。形容词重叠表示状貌、性质的逐渐改变。结构助词有限制、施动、受动、工具、从由、比较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既可在谓语前,也可在谓语后。词汇特点: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占词汇的大多数。构词的主要方式为派生和合成,这两种构词方式都很能产。有丰富的构词词头,分低调和高调两类。词尾不如词头那么丰富。合成构词的主要方式有并列、限制、表述、支配、补充等。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多数采用音译方式吸收借词。

猜你喜欢

  • 拓跋氏

    ①古部落名。鲜卑的一支,以部为氏。原居于大鲜卑山一带,即今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近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嘎仙洞中,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

  • 桂娄故地

    粟末靺鞨大氏在建立渤海国前曾保据之地。《旧唐书·渤海传》: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击败李楷固所统唐军后,“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居之”。《新唐书·渤海传》则谓据“挹娄之东牟山”,并言时在高丽灭亡

  • 夹城之役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梁开平元年(907),朱温代唐建梁。五月,遣将康怀英率兵10万围晋将李嗣昭镇守之潞州(治今山西长治),筑垒环城。晋王李克用遣周德威统兵赴援,屯于余吾(今山西省留县西北余吾)。率

  • 阿拉腾鄂齐

    1882—?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封克什克腾旗四等台吉。1915年为左翼参领。1925年任经棚县警察署长。1930年以昭乌达盟代表身份参加南京蒙古会议,任蒙藏委

  •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

  • 人八分辅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八等奉恩辅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辅国公爵。自此时起至12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辅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入八分镇国公依例降袭辅国公者

  • 托云八失

    地名。见于《拉失德史》,位于今新疆乌恰县边境之图噜噶尔特山。

  • 梁元碧

    三国时休屠胡(屠各胡)首领。居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魏正始元年(240),率族众2千余户至雍州(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归附于魏,被置于安定之高平(今宁夏固原),设西州都尉为民保障。

  • 基巧

    藏语音译,又作基恰,意为“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属下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多设四品以上僧俗官员各1人主事。上对※噶厦负责,下领所属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谿 (庄园)。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昌都

  • 马仁圃

    1870—1946近代工商业家。名万兴,河北省静海县唐官屯镇(今属天津市)人。回族。成年赴天津开设“祥顺隆皮铺”,经营祖传行业。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应驻防小占新军将领王士珍之约,改制军需皮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