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仙米千户部落

仙米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门源县城以东,东至多隆水与珠固部落相邻,西界加多部落,南接互助县,北临甘肃省永昌县。下辖哈力河、本加、完改、宗哇、苏科诸小部落。千户住格鲁派寺院仙米寺。原为加多部落所辖小部落之一,清雍正元年(1723),清军追击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叛军至门源卓子山一带,该部首领尕拉率众千余人归附。三年(1725),西宁办事大臣达鼐安抚该部,在讨拉沟重建被战火所毁之仙米寺,将加多部所辖5个小部落拨归仙米寺管辖,并委首领喇嘛扎西为第一代仙米千户,准世袭。至解放时,传5代,依次为贤巴、尼玛华加、曲将加、群加布。群加布死后,其子尚幼。由仙米寺管家苏合坚参代理千户职。

猜你喜欢

  • 风神祭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相传夏历二月一日,风神将携带女儿或儿媳降于人间,十五至二十日之间返回天庭。俗信风神带女儿来,则年内风大干旱;带儿媳来,则年内风调雨顺。故百姓往往于当院设坛

  • 口温不花

    蒙古国宗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次子。太宗二年(1230),从帝攻金潞州、凤翔。四年春,受命率万骑与汗弟拖雷军会师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南),大破金军,尽歼金军精锐,擒金将移剌蒲阿。七

  • 启秀书院

    清代呼和浩特官学。同治十一年(1872)建立。称“长白书院”。光绪三年(1877)改此名。地址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南街。是教育满族贵族子弟的学校。除学习满汉语文外,兼学骑射,谓从“国俗”。即

  • 候勒禾胡兀儿

    蒙古族传统拉弦乐器。蒙古语音译,意为四弦胡琴,即汉语四胡。此琴亦在达斡尔、锡伯、赫哲、壮、布依、彝、汉等族中流行。源于古代拉弦乐器奚琴。宋代陈旸《乐书》载:“奚琴,本胡乐”。蒙文著作《成吉思汗箴言》中

  • 甘青宁地区第三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以护羌校尉段颎残暴凶恶,激起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联合起义,攻陇西、金城,为䥈败于罗亭。次年,烧何等羌复西攻张掖,陷巨鹿坞,占领张掖属国的重要据点。颎

  • 张应龙

    明代湖广五峰司土官。土家族。初袭五峰长官司(治今湖北五峰县)长官。万历二十七年(1599),奉调从征播州(在今贵州遵义市)杨应龙,擒杨兆龙,乱平,因功加封武略将军,恢复五峰安抚使司,升任安抚使。

  • 弗朵河卫

    见“弗朵秃河卫”(670页)、“弗朵脱河卫”(670页)、“弗秃都河卫”(670页)。

  • 高世格亲

    清代蒙医药学家。19世纪阿拉善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蒙文著《普济杂方》,为简明方剂书,收集临证(症)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单方、验方。方药名称都以藏、蒙、汉、满4种文字对照。全书61页,以蒙文

  • 苏尼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始号所部之名。初服属察哈尔,因不堪林丹汗侵虐,其孙绰尔衮和塔尔巴海徙牧喀尔喀依车臣汗。自天聪九年(1635),屡向后金

  • 母女连名制

    以女儿名同母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产生于母系氏族繁荣期。其时,氏族和家族均以女子为核心,实行望门居和从妻居的对偶婚,丈夫不算妻方氏族成员,子女血统和世系只能依母亲计算,通行母女连名和母子连名。即女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