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勒图

伊勒图

?—1785

清朝大臣。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初,以世管佐领授三等侍卫,累迁至镶红旗蒙古副都统。相继驻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噶尔(今喀什)诸地。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伊犁参赞大臣,旋调喀什噶尔。三十三年(1768),晋伊犁将军。越一年,以经略大将军征缅甸,任副将军。寻因战功卓著,擢兵部尚书。三十六年(1771),以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东返,复为伊犁将军,办理安置抚绥事宜,疏请如札萨克例置佐领被采纳。三十八年(1773),以兵部议禁鸟枪,疏奏土尔扈特部新附,鸟枪乃其牧马御兽所恃,请勿一概论禁。四十八年(1783),加太子太保,获双眼花翎。卒,清廷以其久驻边疆,凡所经画,皆得宜,处理各部事务有方,为诸族敬服,特予厚恤,封一等伯,入祀贤良祠。

猜你喜欢

  • 石柳

    见“耶律石柳”(1308页)。

  • 大员

    地名。始见明人陈第《东番记》。大多数学者认为,原指明万历时(1573—1620)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赴台抗倭时着陆港口一带,在今台南市安平附近,当时这里有高山族聚落“台窝湾”社,故汉文献因称“大员”。

  • 萨旺

    见“噶伦”(2498页)。

  • 哈州

    古地名。在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即敦敦河)口附近。元在其地设“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六年(1346),吾者野人(女真诸部之一)不堪捕※海东青纳贡之苦,起兵反元,元派兵前往镇压。

  • 夷男

    见“真珠毗伽可汗”(1820页)。

  • 张胜温

    宋代云南大理国画师。白族。宋孝宗淳熙七年(大理国段智兴盛德五年,1180)绘《大理国梵画长卷》(俗称《张胜温画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提要》称其为“大理国描工”。据画卷知其为大理国段智兴(1172—1

  • 共食牺牲团

    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一种社会组织。多以村落为单位,也有由若干村落组成。他们把结婚和离婚视为不净,把私通、盗窃、杀伤等违反禁忌的行为视作不祥,故婚家和犯罪者要将一定财物如珠裙、火枪等交给族人换取猪以作牺

  • 弥里

    见“抹里”(1354页)。

  • 茂州卫前右二千户所

    明代四川卫所名。宣德四年(1429)正月置。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境。时,松潘卫指挥使吴玮以茂州一带“地临生番”,屡发生与官军对抗事件,而茂州卫兵力不足,难以弹压,且山高谷深,道路险阻,一旦有警,

  • 僧伽提婆

    十六国时期佛教译经师。原籍罽宾(克什米尔)。前秦建元(365—384)中,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译经。十九年(383),成《阿毗昙八犍度论》。翌年,复成《阿毗昙心论》。后渡江南下,适高僧※道安已逝,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