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允

伏允

?—635

隋代吐谷浑可汗。又作允伏,号步萨钵。※世伏弟。开皇十七年(597),兄被国人杀害,嗣立。遣使赴隋,表陈废立事,并请依吐谷浑“兄死妻嫂”风俗,娶嫂隋之光化公主为妻,获许。此后,与隋通好,“朝贡岁至”。炀帝时,双方关系恶化。大业元年(605),遣子慕容顺入朝长安,被扣为质子。四年(608),炀帝为打通中西陆路交通,遣使诱铁勒莫何可汗击破吐谷浑,迫之逃入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又乘吐谷浑王向隋求援之机,遣安德王杨雄、许国公宇文述率军掩击,大破其众,拔曼头、赤水等城,降者10万余口,六畜30余万。伏允南走雪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其故地皆为隋有,置州、县镇戍。五年,炀帝以“西巡”为由,再次对吐谷浑进行军事围剿,伏允兵败覆袁川,失都城伏俟城(今青海铁卜卡古城),逃至党项。十四年(618),乘隋内乱濒亡,尽复故地,臣属于突厥。唐武德二年至贞观八年(619—634),屡遣使至唐,并立互市;同时频扰唐沿边之松、岷、洮、叠、扶、兰等州。贞观八年,因扣押唐招抚使赵德楷,为西海道行军总管段志玄所败。次年,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所败,率部逃往于阗,后迁鄯善,归附吐蕃。同年为部下所杀。

猜你喜欢

  • 国师

    帝王对僧人的封号,亦为僧官名。意为“国人之师”。此称源自印度佛教,北齐时传入中国,文宣帝曾封高僧法常为“国师”。隋、唐至元、明、清均沿用之。隋封佛教天台宗领袖智,唐封禅宗领袖神秀,蒙古

  • 真番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置。因处真番部族(其名燕时已见)居地而得名。下领15县。所在有南北二说。主南说者或认为其辖境有朝鲜半岛黄海道大部、

  • 俟匿伐

    南北朝时期柔然后主。一作侯匿代。郁久闾氏。可汗※伏图子,※阿那瓌兄。北魏正光二年(521),在柔然内讧中,阿那瓌即位刚10日便被其族兄示发所败逃入北魏,婆罗门败示发被立为可汗。不久。因婆罗门又被高车所

  • 神䴥

    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年号。428—431年,凡4年。

  • 利贞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73—1175,凡3年。

  • 元上都遗址

    俗称商都城。蒙古语称“兆奈曼苏默”(意为108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五一农场。初建于蒙古蒙哥汗六年(1256),名开平府城,为元世祖忽必烈藩府所在。与大都(今北京)并称“

  • 标包制

    亦称包商制。清代地方官府在羌族等地区推行的一种征收捐税方式。州县衙门将每年征收的各种捐税的权力交给当地一些土豪承包。承揽人按州县规定包额负责向当地摊派、征收捐税。承包人往往多派多收,巧立名目从中渔利,

  • 不兰奚

    见“孛兰奚”(990页)。

  • 应县木塔

    见“佛宫寺释迦塔”(1097页)。

  • 绥蒙游击大队

    中国共产党在归绥组织的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1938年6月,中共党员杨植霖在归绥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什报气家乡筹集部分武器组织规模较小的游击队,后扩大为“抗日团”,并与高风英等组织的蒙汉农民游击队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