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罕、兀良孩、嗢娘改等。辽代已见于史载,称“斡朗改”,为辽五十九属国之一,辽置斡朗改国王府治之。分二种,一种为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部众为成吉思汗高祖敦必乃属民。蒙古开国名将者勒蔑、察兀儿、速不台等均出自该部,其后裔在元朝历任要职。另一种为分布于贝加尔湖以西的森林兀良哈部(槐因兀良哈),因居森林中,故名。以狩猎为业,衣兽皮,食野牛羊肉,居桦皮顶木棚,冬日以雪橇为交通工具。蒙古建国后,降服于成吉思汗,其中一支首领兀答赤后被封为千户,率其部众看守不儿罕山(今肯特山)成吉思汗葬地。元朝中叶以后,部分兀良哈部众被迁至朵因温都儿(今索岳尔济山)等地,元朝设“朵因温都儿千户所”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