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思巴

八思巴

1235—1280

元代乌思藏高僧、藏传佛教萨迦派“萨迦五祖”之第五祖、元代首任帝师。又作八合思巴、拔思癹、癹思八、帕克思八等。本名罗古罗思监藏。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幼随伯父萨班·公哥坚藏学经,以聪颖过人,精通佛学,故称“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宋淳祐四年(1244),萨班应蒙古阔端太子之召,赴凉州(今甘肃武威),其偕弟恰那多吉从行,先期到达,谒见阔端。十一年(1251),萨班病逝,继为萨迦派领袖,仍留住凉州学经弘法。宝祐元年(1253),应蒙古忽必烈之召赴六盘山晋见,乃留侍其侧。六年(1258),赴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参加僧、道辩论,辩胜,益获宠信。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后,封为国师,赐玉印,授中原法主,统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掌管全国寺院僧尼及吐蕃全境事务,受命领院事。二年,返乌思藏,为元朝在其地建立地方行政机构,设官授职,以其地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置13万户。六年(1269),奉召还中都(今北京),呈献所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蒙古文),定为国书下诏颁行全国;翌年,封大宝法王,升号帝师。以乌思藏十三万户为供养地。八年(1271),主持建成大都妙应寺白塔。十三年(1276),辞帝师职,请求归里,忽必烈命真金太子护送至乌思藏。十四年,于曲弥(今日喀则县曲美区)仁摩主持有7万僧众参加的盛大法会,亲为说法,史称※“曲弥法会”;十五年(1278),应真金之请,于萨迦法席讲说佛教传入中原、蒙古、吐蕃等地之概略及萨迦派之要义,由其门下弟子笔授而成※《彰所知论》,凡五品。十六年(1279),帝师亦怜真圆寂,复帝师职位。在萨迦新寺之拉康方丈示寂。忽必烈闻讯,于大都法源寺建造储安真身舍利之塔,并追封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元仁宗时于大都兴教寺内敕建帝师殿,塑造八思巴金身设祭;元英宗、泰定帝时,相继诏命全国各省、州、郡兴建帝师殿,图影塑像俸祀。

猜你喜欢

  • 贵州和云南省

    书名。英文原名《Kwiechowand Yun-nan Provinces》。英国传教士克拉克(G、W、Clark)著。1894年“上海信使”社出版。全书296页,共分13个专题。内容包括:苗、回、布

  • 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

    突厥文碑铭。又名《磨延啜碑》、《葛勒可汗碑》。1909年芬兰学者兰司铁在蒙古国色楞格河及希乃乌苏湖附近发现。碑文共50行,破损处较多。碑约建于唐乾元二年(759)。记述回鹘汗国第二代可汗葛勒可汗(即磨

  • 喀楚特

    即“乾竺特”(1982页)。

  • 头头

    见“杜度”(960页)。

  • 解爱娄

    即“解忧”(2373页)。

  • 萨赖尔

    见“萨喇尔”(2008页)。

  • 努雅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大板升城

    明代东蒙古城镇名。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兴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莲教徒丘仝等组织汉族工匠施工。约建成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据《三云筹俎考》、《大清一统志》等所载,地点在※丰州滩西部,约在今土默特

  • 莫来

    即“无恤”(244页)。

  • 出空格

    见“祝孔革”(17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