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拼音文字。忽必烈于至元六年(1269)颁发专门诏书推行。诏中称“蒙古新字”。时隔不久,于八年(1271)皇帝又下令改称“蒙古字”。史书称“蒙古国书(字)”或“元国书(字)”。近人或按其设计人称作“八思巴字”或按其字母形状特征称作“方体字”。八思巴字作为元朝一代国字,主要用在官方范围,元朝灭亡,逐渐被废弃。八思巴字由41个字母组成,多以藏文字母为基础,个别仿自梵文字母,少数为新造字母。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后增字母共有15个。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八思巴字的书写单位是音节,但表音单位是音素。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a不设专门字母,以依附于辅音字母(包括作介音的半元音字母)的零形式表示,即音节首(书写单位)的辅音或介音(i、u)后面不写其它元音字母时,就表示后面有元音a。字体主要有楷体和篆体,楷体多见于碑刻,篆体多见于官方印章。行序为自左向右,字序为自上而下。八思巴字的用途是“译写一切文字”(1269年颁行诏书语)。现存资料表明,它所译写的语言有蒙古语、汉语、藏语、梵语、维吾尔语等。译写各种语言时使用了两种不同译写原则。一种是按实际口语语音拼写,如译写蒙古语和汉语。另一种是按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译写藏语和梵语。以八思巴字形式留传后世的各种文献和文物,是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在现存资料中,译写蒙古语和汉语的资料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文书的原件和碑刻,官方印章、牌符、钱钞、图书文献等。八思巴字与汉语资料大多收录在《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资料汇编](1959)一书中;八思巴字蒙古语资料汇总于《八思巴字和蒙古语文献》Ⅱ文献汇集一书里(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刊行,1991年)。于1991年10月,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又发现4份八思巴字蒙古语圣旨原件,其中两份为护寺文书,另两份则是皇帝任命书,分别任命奔不招讨司的招讨使和亦思麻儿甘军民万户府的万户。此类文书的出现,为元代中央王朝和西藏地方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历史证据。

猜你喜欢

  • 天顺

    元幼主天顺帝阿剌(速)吉八年号。1328年9至10月,仅2个月。

  • 杨再思

    唐末五代诚、徽州峒首。飞山峒(今湖南靖县飞山)人。自称飞山令,不愿臣服楚王马氏,直接归附于后唐王朝,贡献方物。后唐分其地为十峒,再思以十子分领之,自为十峒总首领。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其后人杨蕴内

  • 拔悉密

    即“拔悉蜜”(1364页)。

  • 瑶稳部

    辽代部族名。辽兴盛后,归附于辽,成辽属部之一。辽于该部置诸官职,属辽北面属国官。按辽制,凡属国、属部之官,大者可封大王,小者置部节度使,命原部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施,以保柔远之道。辽兴宗重熙

  • 和锡典

    1906—?纳西族歌手。丽江一区长水人。出身贫农,略识文字。其母亲、伯父都是歌手,自幼受熏陶,有演唱才华,能绘画和演奏《白沙细乐》等古乐。14岁开始歌唱活动,善于唱《喂麦达》等调,以内容丰富,比喻巧妙

  • 瞎征

    ?—1102宋代青唐(今青海西宁)主。又名邦彪篯。※阿里骨子。初受宋封鄯州防御使。绍圣三年(1096),父卒。十月,继承王位,次年,受宋正式册封为西蕃邈川首领、河西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性嗜杀、多疑。听

  • 塔巴八措

    见“达巴八措”(731页)。

  • 傥犹州

    古羁縻州名。“傥犹”壮语音译,意为“太阳”。五代南汉置,北宋属广南西路邕州左江道。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存福、※侬智高家乡。北宋庆历元年(1041),侬智高与其母阿侬在此发动反抗交趾李氏王朝的武装起

  • 和林格尔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邻接山西省。明置玉林、云川二卫,后为蒙古西土默特所据。清并漠南蒙古后,于康熙中(1662—1722)在境内置驿站曰“二十家子”,蒙古语称“和林格尔”。乾隆元年(

  • 蒙古歹

    见“耶律善哥”(1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