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大相
见“曩论掣逋”(2589页)。
见“曩论掣逋”(2589页)。
即“段匹磾”(1695页)。
元朝官员。唐兀人。本河西人,夏兀纳城钤部官穆苏和勒善子。姓其祖名虎,因以为氏。从讨李璮有功,以承事郎知万户府事。从李恒下襄阳,又从徇地江西,破刘槃、熊飞诸军,凡定江西州7、福建州3、广东州14。护送宋
?—前64或60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孙,大禄子。约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堂兄军须靡死,子泥靡年幼,遂受命嗣位,号肥王。依俗妻汉解忧公主(原军须靡妻),生3男2女。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
自称“代”或“代巴敌”。藏语称“僜巴”。西藏地区待识别民族的群体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的杜莱河、格多河、察隅河及额河流域,约2万多人。其先民为世居察隅的土著“卡登卡拉”和约在明末清初由东西
?—496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子。皇兴二年(468),封南安王,加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官,迁内都大官。孝文帝即位,任凉州镇都大将。以绥抚有方,加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
古族名。又作锅圈苗、锅圈革老。以妇女发型如锅圈得名。此称始见于清代。今统称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大定(今大方县)、平远(今织金县)等地。男子以葛织斜文布为衣。妇女用青布笼发成锅圈状,着短衣、
1634—1686明末清初湖广保靖宣慰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朝柱长子。青少年时即袭保靖宣慰使及防剿湖北路苗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康熙十九年(1680),当地遭战乱饥荒,人民饿
古突厥部之一。元代为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客思的音、克失的迷。此称始见于唐代,位于唐努乌梁海之克木池克河畔之摩崖题铭及敦煌文书古藏文抄本均提及此部。法人韩
我国台湾高山族巴则海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居住在苗栗县鲤鱼潭和台中、丰原、大社一带的巴则海人已不会说巴则海语,一部分移居到埔里的爱兰和大湳、牛眠山、守城份、蜈蚣仑四庄的极少数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大嵩璘和大元瑜为王时。唐元和四年(日本大同四年,809),康王大嵩璘死,元瑜继位,奉命以和部少卿兼和干苑使、开国子身份至日告哀并聘问。时逢日平城天皇丧,嵯峨天皇嗣立。翌年(日本弘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