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准噶尔

准噶尔

蒙古旧部名,意为“左翼”,清代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一说其首领是元臣孛罕后裔,始祖为明代瓦剌太师※也先次子额斯墨特达尔罕诺颜。原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塔尔巴哈台以东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巴图尔珲台吉时期(1634—1653年在位),外抗沙俄侵扰,内并卫拉特诸部,逐渐强大。至※噶尔丹(1671—1697年在位)继位后,进军天山南路,兼并邻近诸部,雄踞西北,使准噶尔由一个卫拉特游牧部落的名称,演变为在准噶尔贵族统治下,包括留在天山南北之卫拉特诸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语族部落在内的政治名称。故清代往往将卫拉特诸部统称为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1697—1727年在位)和※噶尔丹策凌(1727—1745年在位)时期,其境内共有※鄂拓克、9※集赛、21※昂吉,设置各级官吏进行管辖。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发展。噶尔丹策凌卒后,内乱频仍,势遂衰,杜尔伯特“三车凌”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相继率众归清。清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出兵征之,至二十二年(1757),平定阿睦尔撒纳,统一西北,在其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直属该管区清将军或办事大臣管辖。准噶尔逐渐成为地区名。

附:准噶尔世系表

猜你喜欢

  • 一妻多夫制家庭

    一个女子与一个以上男子结为配偶的特殊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和母系氏族制,其后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中。通常与一夫多妻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行。以其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若干类型,常见的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叔侄

  • 吾古孙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古孙、温古孙、乌孙。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金朝建立后,居地有变动。有的迁到临潢府(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 清水院

    现称大觉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寺院,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旸台山麓。因寺后有清冽泉水流入而得名。据沙门志延撰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载,当年“三月,舍钱三十万,葺诸僧宅。”“又五

  • 段永

    502—569西魏、北周官员。字永宾。鲜卑段氏,先世辽西(一说辽东)石城人。晋幽州刺史※段匹䃅之后。曾祖段愄为北魏黄龙镇将,遂迁至高陆河阳(今陕西高陵县)。魏正光(520—525)末,六

  • 完颜济安

    1142—1143金朝太子。熙宗长子。女真族。完颜氏。母为悼平皇后裴满氏。熙宗皇统二年(1142)三月,册为皇太子。金朝立太子之制,自此始。十二月病死。葬兴陵之侧。谥英悼太子。

  • 白兰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白狼。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中,其王唐菆与百余国600余人奉贡,称为臣仆,并献《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三首。永元十二年(100)复来归义,诏赐金印紫绶。居汶

  • 元秘史李注补正

    书名。清高宝铨撰。15卷。主要以平时研治《秘史》所积译说稿与新出李文田《元秘史注》相对证,就其与李说不合者补正李注。考证以方域舆地为主,旁及人物、典章制度、习俗,多用对音方法辨别地名人名异译。资料根据

  • 回回国

    见“花剌子模”(999页)。

  • 蒋湘南

    1796—1854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回族。字子萧。河南固始县蒋家集人。幼聪颖,拜光州回族大儒马彭为师。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曾任河南学使吴巢松和陕西学使周元祯幕僚,主讲于关中书院和同州书

  • 马嘉里事件

    又称“滇案”。清末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入侵的爱国斗争。英帝侵占缅甸后,企图入侵云南。清同治十三年(1874),英军官柏郎率200余名武装“探路队”,以游历为名,准备从缅甸向滇西地区入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