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二部问答歌

十二部问答歌

布依族古歌。流传于贵州望谟、罗甸等地。由《起头歌》、《天地歌》、《山水歌》、《人姓歌》、《相请歌》、《月亮歌》、《想念歌》《送信歌》、《定情歌》、《逃难歌》、《告状歌》、《变身歌》12部构成,全部采用问答形式表达,故名。前4部,讲述天地、万物和人类的起源故事;后8部是作品的主题,叙述明清时班哥和卢妹一对情侣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长歌熔创世史诗、情歌和叙事歌于一体,颇为布依族人民所喜爱。一般多在喜庆酒筵时演唱。民间用布依语演唱。旧时流传有汉文译音的“布依语土俗字”稿本,汉译本全长300余行,载于《民间文学》杂志198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 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

  • 嗣圣皇帝

    见“耶律德光”(1323 页)。

  • 明悉腊

    吐蕃大臣。又作名悉腊。娘氏人,唐时译作“明氏”。吐蕃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任御史及政令。晓书记,通汉文,久居长安,致力唐蕃和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奉赞普命,赴唐求婚,至长安,受

  • 回霸

    ①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回跋、回拔、回怕里。因居住地中心在回跋江(或称回怕川、晦发川,今辉发河)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初分布在辽咸州(治今辽宁开原县老城镇)东北,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以南地区;

  • 喀尔喀右翼旗

    见“喀尔喀右翼部”(2208页)。

  • 赛郎巴

    见“东科尔”(512页)。

  • 金太祖

    见“阿骨打”(1212页)。

  • 杨大六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

  • 外尔招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从妻居”,即服役婚。旧时土族的一种婚姻形式。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男子家贫无力支付彩礼或女家富有缺乏劳力而到女家服役。服役年限由媒人与女家商定,少则3年,多至10年。服役起迄时间可分

  • 南部

    见“灌奴部”(25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