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笼起义

南笼起义

清代布依族农民起义。清朝中叶,封建统治者为了镇压苗民起义,变本加厉地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敲榨勒索,驱使农民前往湘黔参战,致使农民“皆弃田不耕”。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五,在贵州南笼府(今安龙县)北乡当丈寨,爆发了以布依族农民首领韦朝元(1768—1797,又名韦德明,号七绺须)、王阿崇(1777—1797,号囊仙,意为仙姑)为首的布依族农民起义,公推王阿崇为首领,称“皇仙娘娘”,韦朝元为仙官,桑鸿升(汉族)为军师,李阿六(布依族)为总兵元帅,以王阿崇所在的洞洒寨为京城,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建年号“元顺”。由韦朝元等亲率义军进攻府城,挥军北上,迅速攻占册亨、永丰(今贞丰)、捧鲊(今兴义)、罗斛(今罗甸)、归化(今紫云)及广顺(今长顺)的坝场等地,进逼省城贵阳,声威大振。同年七月,湘黔苗民起义被镇压,清廷调集湘、桂、滇、黔诸省清军主力前来镇压,加之农民军内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且迷信巫术的作战能力,麻痹大意,同年八月十五,遭清军袭击,兵败,京城失守,韦朝元、王阿崇等被俘。十一月七日在北京遇害。清政府乘机裁撤当地一些世袭的土目,另设土守备、土千总、土把总和苗弁等世袭武官,强化军事封建统治。起义沉重打击了当地封建统治势力土官、流官,摧毁封建领主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显示了少数民族农民敢于斗争、英勇作战的光辉形象。《王仙姑》的故事,至今仍广泛流传于当地布依族民间。

猜你喜欢

  • 夷溪

    见“夷水”(759页)。

  • 龙纳言

    清光绪年间苗族举人。湖南永绥(今花垣)麻栗场下坝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统计论》一文中魁,未出仕。在《赠友感怀》诗作中,有“思余报国劳侵骨,念到酬庸热满腔”的诗句,抒发其报国之心。

  • 完颜讹古乃

    金初宗室、将领。女真族。完颜氏。银青光禄大夫※完颜冶诃子。体魁伟,年14从军,隶秦王宗翰军中,常领兵前行为侦候。随太祖阿骨打攻辽,以甲骑60,追获辽招讨徒山、公主牙不里以献。败辽援军,擒同瓜。善驰驿,

  • 曲郡嘉措

    清代青海德庆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塔秀部落之董姓氏族。入西藏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康熙七年(1668),举行立宗辩论,获然降巴学位。十年(1671),返安多地区,在险峰陡峭的山岩、石窟修行,被誉为印度圣者

  • 石临卫

    见“薛列河卫”(2543页)。

  • 铁甸

    见“铁骊”(1877页)。

  • 高句骊

    古族名与古国名。省称句骊,《魏书》等作高句丽。公元560年北齐废帝封其王为高丽王,自此亦称高丽。为古貊族一支,有说即《周书·王会解》中之高夷。汉武帝破卫氏朝鲜后,以高句骊地因其名置县,

  • 金铜信符

    明代颁与甘、青等地少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牌照。又称“金牌信符”、“纳马金牌”、“茶马金牌”。“金牌”、“信符”,原是二物,前者以铜制成,长1尺,阔3寸。后者以铁制成,长5寸,阔2.5寸,上镌刻二飞龙,

  • 豆卢宁

    500或504—565西魏、北周将领。字永安。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柔玄镇将豆卢苌(一作长)之子。骁勇善骑射。北魏永安(528—530)中,以别将

  • 乌什吐鲁番

    即“倭赤”(18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