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得格
蒙古族传统摔跤服。蒙古语音译,亦译卓铎格,意为摔跤服。上身为紧身短袖厚坎肩,以上等牛皮制作,或以白毡贴花镶边精制,近代亦用帆布制作。衣边镶有数行铜扣,蒙古语称为“涛不知”(圆形钉),背部多有团形图案,形似盔甲,仅盖背部,裸露胸臂。下身为绸质肥大摔跤裤,再套一条有各色图案的套裤。腰缠红、兰、黄三色围巾,足登蒙古靴。各地服饰大同小异,亦有缠彩色头巾者。服装美观结实,既能保护身躯,又显示摔跤手英勇豪迈的体魄。
蒙古族传统摔跤服。蒙古语音译,亦译卓铎格,意为摔跤服。上身为紧身短袖厚坎肩,以上等牛皮制作,或以白毡贴花镶边精制,近代亦用帆布制作。衣边镶有数行铜扣,蒙古语称为“涛不知”(圆形钉),背部多有团形图案,形似盔甲,仅盖背部,裸露胸臂。下身为绸质肥大摔跤裤,再套一条有各色图案的套裤。腰缠红、兰、黄三色围巾,足登蒙古靴。各地服饰大同小异,亦有缠彩色头巾者。服装美观结实,既能保护身躯,又显示摔跤手英勇豪迈的体魄。
古地名。亦名黄花堆。即今山西山阴县东北黄花梁。西晋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猗卢在此筑新平城(小平城),令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唐元和四年(809),范希朝置沙陀酋长朱邪尽忠子执宜及其部落居此。
1887—1939蒙文铅字印刷倡导者、出版家、文化普及工作者。清末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昭乌达盟喀喇沁旗)人。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日本名古松。出身平民家庭。被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收为
参见“火器营”(393页)。
原始社会群婚家庭的晚期形式。由血缘婚或级别婚演变而来。其特征是:一群同胞的或血缘较远的姐妹,与另一集团的一群男子有互相共夫共妻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群男子是她们的共同丈夫,这些丈夫不包括她们的兄弟;同样,
见“伏连筹”(797页)。
金代女真文字手写字书。1968年2月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在整理早年从我国盗走的西夏文献时发现。共2页。原编号3775—1号和3775—2号。第1页有文字6行半,第2页存5行半,背面左侧
见“新民府”(2376页)。
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又作王乌塔。女真族。驻牧于辽东叆阳堡东250里(今辽宁桓仁、宽甸境内),通市于叆阳。嘉靖(1522—1566)末年,忠于明廷,奉约惟谨,受封都督。以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发难。劫杀孤山修
书名。藏文原名《朗氏犀牛宝卷》,意译为《朗氏家族史》。约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作者是朗氏家族成员※扎巴坚赞贝桑波。著于山南乃东孜寺。是书初以伏藏形式出现,后掘出始为人知。分上、中、下3部。该书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