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叶榆

叶榆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榆泽西,一说在今大理喜洲有叶榆古城。户不足万,置“”以统之,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著录有“汉楪榆长印”。东汉时属永昌郡(在今滇西一带)。蜀汉时改属云南郡(治今祥云县云南驿)。晋因之。南朝时属东河阳郡(治今大理凤仪)。唐初为河蛮(今白族先民)所居,后乌蛮据之,为南诏统治中心,先后在该地建都太和城(在大理县城南太和村西)和羊苴咩城(大理旧县城西),设陪都于大釐城(今大理喜洲)。宋代为白族段氏大理国统治中枢。元代改称太和县(治大理县城),属大理路,由段氏大理总管统治。明、清仍称太和县,属大理府。民国后改称大理县,今属大理市。为白族聚居区。该地自古至今经济文化发达,称“文献名邦”。

猜你喜欢

  • 爨宝子碑

    东晋时云南碑刻。因比南朝刘宋时的※爨龙颜碑小,故俗称小爨碑,亦合称两爨碑。安帝义熙元年(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云南南宁(今曲靖)南70里扬旗田出土。咸丰二年(1852)移置城内武侯祠

  • 锡伯独立骑兵连

    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勒泰)革命时期的民族武装。1944年底,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群众,为响应尼勒克和伊宁等地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组成一支150人的游击队,参加攻打艾林巴克和阿恰尔的战

  • 东汉壁画墓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西5里的红河北岸。1971年秋修筑梯田时发现。1972年经过清理,发现很多文物。墓室壁画尤具特色,内容丰富。有护乌桓校尉车马出行图、宁城护乌桓校尉府图、乐舞百戏图、牧马图、朱雀

  • 特蕃

    即“吐蕃”。唐代敦煌文献《汉藏字书》有此称。详见“吐蕃”(765页)。

  • 鄂齐尔图车臣汗

    见“鄂齐尔图汗”(2054页)。

  • 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640唐代西突厥南庭可汗。阿史那氏。※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在乙毗咄陆可汗与吐屯俟利发合攻下,走死拔汗那(今费尔干纳),同年,为弩失毕五部首领拥为可汗。次年死。

  • 打捕户

    见“猎户”(2077页)。

  • 耶律安抟

    ?—953辽初将领。契丹族。辽世宗※耶律阮族兄。父迭里,辽太祖阿保机时为南院夷离堇,阿保机卒时因谏长子耶律倍继位惹怒淳钦皇后,被害。他自幼若成人,居父丧,哀毁过礼,见者伤之。既长,寡言笑,重然诺,循规

  • 新疆民主同盟

    解放前夕新疆进步团体。1949年初成立于乌鲁木齐。主要领导人为努斯热提和苏德·铁依波夫。宗旨为:实现十一项和平条款,同阻碍该条款的反动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进行斗争,扩大人民民主。主要活动为宣传解放区和三

  • 辽七帝实录

    书名。辽道宗(1055—1101)时官修。卷数不详。因顺次录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七帝事迹,故名。大安元年(1085)十一月成书。已佚。内容约为《辽皇朝实录》及《辽史》有关诸帝本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