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保护送其赴西藏礼佛,返回后入觐于承德,受礼遇,乾隆帝曾在避暑山庄五次赐宴。他向乾隆帝陈述土尔扈特西迁原委和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并呈所居疆域之图。敦罗布喇什委其所献之黑绒镶银花的弓袋与箭束,至今仍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保护送其赴西藏礼佛,返回后入觐于承德,受礼遇,乾隆帝曾在避暑山庄五次赐宴。他向乾隆帝陈述土尔扈特西迁原委和久居异地的思乡之情,并呈所居疆域之图。敦罗布喇什委其所献之黑绒镶银花的弓袋与箭束,至今仍保存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一说远祖纥干兼并诸部,被推为统主,号乞伏可汗,遂以号为氏。原居漠北,后出阴山南徙,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麦田(今甘
现仅见契丹小字钱币。出土情况不详。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圆形,方孔,直径2.4厘米,正面铸契丹小字4字,其意一说为“福寿太平”;一说“寿长福德”,或“寿长福多”。
蒙古习俗。凡蒙古人骑马,皆随身携带马鞭,其俗不得将其带入居室或指人,否则即被认为对主人蛮横和有敌意。亦不得以鞭打来袭的家犬,因此举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此俗由来已久,西方旅行家普兰诺·迦宾尼《蒙古行纪》
即“忽汗州都督府”(1491页)。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率军5万御阿史那社尔所率之唐军,败退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守城月余,城破与白诃黎布失毕同时被俘,执送长安获赦,仍佐龟兹王归国执政。后降西突厥阿史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年在位)时被遣朝唐,穆宗赞誉其“知义之道,与华夏同风”。
元代古族名。今纳西族。又作“摩些”等。为汉晋时“摩沙夷”、唐宋时“磨些蛮”的同音异译。元李京《云南志略》:“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元代居住地区基本与南诏、大理时期相一致,以通安、宝
见“回鹘式蒙古文”(785页)。
书名。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又译“红册”。元代乌思藏搽里八万户长贡噶多吉撰。始写于至正六年(1346),成书于二十三年(1363)。不分品。叙述印度古代五统及释迦世系、中原由周迄南宗历代王朝、吐蕃王朝、西
?—1238?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第二十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智兴子,※段智廉弟(一作段智廉子)。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即位,改元天开。后又改元天辅、仁寿。嘉定五年(1212),率兵至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