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勒达所
见“可里踢千户所”(492页)。
见“可里踢千户所”(492页)。
即“灭塔哈”(501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耶里只”。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世宗※积庆宫。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一瓦里亦为是名;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一瓦里记作“耶里只”。又,辽太
我国四川部分地区自称尔苏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木里,雅安地区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等县,使用人口约2万。尔苏语分东部(尔苏
独龙语音译,意为“纹面”。解放前独龙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传说独龙族妇女很早就有纹面的习惯,一般年满12—13岁都必须纹面,认为纹面是一种美的象征,又是划分各个氏族、家族集团的标志,其次可以避邪。纹面时,
①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西喇氏。世居科尔沁地方。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三年(1638),随军征明,至山东。勇敢击敌,论功授半个前程。寻升户部员外郎。七年(1642),考绩,加世职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1
见“帖木儿补化”(1398页)。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墓志。又作“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柏家沟乡前山村。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为一合。志盖正面刻汉字篆书3行9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背面中间刻契丹大字15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拉哈卫,并说清代拉哈河在汪清边门内。
?—1808清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活佛。内蒙古科尔沁达尔罕旗人。公喇里勒坦子。被选定为雅克察尔济呼毕勒罕二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行坐床仪式。三十六年、五十五年(1790)、嘉庆二年(1797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系扎什伦布寺札萨克喇嘛,任商卓特巴。乾隆六年(1741),率扎什伦布寺堪布偕郡王颇罗鼐之代表扎雅班智达等,于绿东谿卡主持六世班禅贝丹益希剪发、换僧衣仪式,迎至扎什伦布寺之噶当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