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喀喇乌苏之战

喀喇乌苏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为夺取西藏,遣大策凌敦多布领兵6千,突入拉萨,杀拉藏汗。清廷闻讯,令侍卫色楞偕青海蒙古兵往征。翌年夏,复令西安将军额伦特统兵2千增援。七月,师逾木鲁乌苏河。色楞军次拜都岭,额伦特出库赛岭,谋以两路合击。大策凌敦多布佯败屡却,而伏精兵于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县)。额伦特为夺取狼腊岭天险,挥师急进。及抵喀喇乌苏河,大策凌敦多布胁藏众数万,以一半拒清军,复分兵绕其后,断额伦特粮道。额伦特因与色楞意见不合,彼此孤军作战。结果坚守月余,粮尽矢竭,全军覆没。色楞军全部被俘。

猜你喜欢

  • 格隆

    藏、蒙古、普米、纳西等地区佛教寺庙受戒喇嘛的名称。指出家受具足戒的僧人。主要职务是在寺内、外诵经。也是各种高僧职喇嘛的随从,称为徒众。清政府对札萨克达喇嘛等各种僧职喇嘛所配随从格隆,有明确的数量规定。

  • 撒儿塔兀勒

    见“花剌子模”(999页)。

  • 罗桑丹贝坚赞

    1652—1723清代青海曲藏寺(广济寺)高僧。藏族。系曲藏·南嘉班觉尔之转世呼毕勒罕。于赞波·端珠嘉措处出家。曾在西藏求学,在泽塘巡回辩经,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前受近圆戒。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法台。

  • 锅圈仡佬

    古族名。又作锅圈苗、锅圈革老。以妇女发型如锅圈得名。此称始见于清代。今统称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大定(今大方县)、平远(今织金县)等地。男子以葛织斜文布为衣。妇女用青布笼发成锅圈状,着短衣、

  • 彭九霄

    明代湖广保靖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仕珑长孙。父彭翰致仕后,袭宣慰使。正德十四年(1519),因世仇和争夺两江口地方,与保靖两江口土舍彭惠互相仇杀,数年不息,双方属下死500余

  • 走坡

    仫佬族男女青年传统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仫佬族聚居区。于圩日等集体集会时举行,以八月十五“后生节”和春节期间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是时男女青年盛装结队到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 南平军

    古地名。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附近。南宋嘉熙三年(1239),移治隆化县(今四川南川县)。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宋代※渝州蛮或南平僚居此。

  • 仓曹

    唐时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 纳都

    契丹语,意“山”。一记为“胡都”。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宋吏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山为纳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nada(山、岭、崖壁)

  • 骊土之翟

    见“丽土之狄”(9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