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拉图庙
寺庙名。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达布察镇西北200公里处。曾为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的重要根据地。锡尼(又作席尼、西尼、悉尼)喇嘛在此发动广大牧民,组织军队,进行反抗封建王公的武装斗争,取得多次胜利。1929年被叛徒杀害。解放后,在此建立锡尼喇嘛纪念馆和纪念碑,作为他革命活动的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名。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达布察镇西北200公里处。曾为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的重要根据地。锡尼(又作席尼、西尼、悉尼)喇嘛在此发动广大牧民,组织军队,进行反抗封建王公的武装斗争,取得多次胜利。1929年被叛徒杀害。解放后,在此建立锡尼喇嘛纪念馆和纪念碑,作为他革命活动的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哈喇池”(1637页)。
唐代吐蕃古堡名。藏语音译,意为“母子宫”。地在今西藏山南乃东。相传为藏族第一位聂赤赞普时所建,誉为藏族首座古堡宫室建筑。初为赞普王室住地,后王室迁至拉萨,此堡渐为寺院场所。曾毁,康熙时(1662—17
吐蕃大臣。出身聂氏家族。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为吐蕃七大贤臣之第七人。奉赞普命,制定发展吐蕃牧业的法规,令吐蕃每户属民保管并饲养马、犏牛、母黄牛、公黄牛各一头。首倡夏季割草晒干,以
元代帝师官邸中十三名高级侍从僧官之总称。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封藏传佛教萨迦教派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大元帝师),统领全国佛教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
即“讷北室韦”(920页)。
又有人称扎巴语,我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新龙、雅江、理塘3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7千。却隅语有方言差别,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方言间
宕昌羌国第一代国主。又作梁勤,误为梁勒。世为酋帅,得诸羌豪心。十六国时吐谷浑强盛,威逼其部,遂联合附近诸羌部,建宕昌羌国,称王。有部众2万余落。辖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席)水以南,南北800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和《元经世大典图》。耶律楚材《西游录》作不剌。《常德西使记》作孛罗城。《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统三年(1262),希亮曾两次至不剌城。《明史》作怕剌。古城遗址在今新疆
一作赵尕尔。土族第一代赵土司。甘肃岷州(治今甘肃岷县)人。族别待定。元招藏万户。明洪武三年(1370),归附明朝,以功授百户。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1000余人。居地在今乐都县胜番沟
民国初年新疆锡伯族农民反封建斗争领导者之一。锡伯族。锡伯营(今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四牛录人。1913年春,因不满佐领巴哈春等人私将公地分给富绅的卑劣行径,与柯克色春、音吉善(均为锡伯族)等率四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