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当派

噶当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藏语音译,又称迦当派。意为“教试派”。有新旧之分,旧者在宗喀巴创格鲁派之前,新者始于格鲁派开派之际。该派晚于宁玛派,始于西藏后宏期佛教兴起之际。首创者为印僧阿底峡,继由其弟子仲敦巴定其派,又经朗日塘巴宏扬。阿底峡对藏区佛教各派的形成及佛教的传播关系至大,《土观宗派源流》言:“在此雪地(即西藏)所出一切真实清净教派及宗部,全系由阿底峡尊者来藏转法轮(即传教)之成果”。该派特点是:重在佛典或佛语的教授,主张“于如来教言,不舍一字,悉了解为教授主义”。改变前此重律轻密或重密轻律的状况,主张密律并重,正确解释显密关系,谓“了知律义(按即显教)为密咒之助,密咒为律仪之助”,倡言显密应相辅相成。重在明见,重在明行,见行双重。以其所著《炬论》为立论之根本。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传法,形成教典、教授及教诫三派,广为传播。此“显密双融之法门”影响极深,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的两大显密名著之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即源于此派。故该派成为其它教派的先声。

猜你喜欢

  • 加迭喀桑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又称咱(扎)曲喀娃。意为咱(扎)曲河地方之人。为蒙古尔津、永夏、竹节三部总称。玉树二十五族之三部。东界川边石渠县,南界扎武,西界迭达、拉布寺、称多、固察,西北接娘磋,东北抵果洛

  • 基巧

    藏语音译,又作基恰,意为“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属下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多设四品以上僧俗官员各1人主事。上对※噶厦负责,下领所属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谿 (庄园)。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昌都

  • 焉耆—龟兹文

    公元3—9世纪居住在中国新疆操印欧语的居民使用的一种古代文字。20世纪初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它所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东支。由于这种语言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是“吐火罗语”,所以这

  • 仁美

    ?—924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本名毋母主(一作乌母主)。一说为回鹘首领※仆固俊之子。初权知国事,称权知可汗。后梁乾化元年(911)立。诏书中称其“代袭骁雄,生知义烈”,与中原王朝修好,“贡奉不违,戎马

  • 阿干之歌

    吐谷浑歌名。又作阿干歌。鼓吹大曲。“阿干”,鲜卑语,意为“兄”。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鲜卑首领吐谷浑与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不睦,被迫率众西迁,慕容廆悔,追而不还,为寄托追思兄长之

  • 色里克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摊派”。清代新疆陋规之一。旧制:各地驻扎大臣衙门服食日用所需,皆由阿奇木伯克供应,而阿奇木伯克及其随从除每月按定额向所属人民收取“克列克里克”(意谓“需用”)钱之外,又恣意苛敛,从

  • 彰愍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监母斡鲁朵”(“监母”意为“遗留”,“斡鲁朵”意为“宫”)。为辽景宗※耶律贤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

  • 觉罗阿克善

    ?—1656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崇德六年(1641),以参领随军征锦州,败明总兵吴三桂。旋败明总督洪承畴,授云骑尉世职。八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宁远,分兵攻克前屯卫,因奋勇先登,晋骑都尉。顺治元

  • 族名。中国傣族的自称。读作“Dai”。其先民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元明时称“白衣”、“百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

  • 勿不格得楚格拉

    即“老人会运动” (6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