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外差

外差

藏语“其差”的意译。※内差的对称。泛指旧时西藏人民依附于各农奴主、被分予少量分地的农奴,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支付的一部分负担。包括兵差和普通外差两种。前者指向封建政府所服兵役。后者主要指农奴按照政府开具的“乌拉牌票”向政府官兵、僧侣、商旅等支付的长短站运输差以及建筑、送信、为达赖收割养马用的芦苇等各种徭役。其次是实物,但品种繁多,凡政府所需,均可以外差形式征收。亦有少量货币,乃沿袭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向驻藏大臣衙门缴纳的粮食、取暖木炭,向拉萨传昭法会缴纳的烧柴等的代金。因货币贬值,征收额基本照旧,在外差中所占比例很小。故和内地的田赋不同,外差也是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以劳役为主而且租税不分的一种主要的剥削形式。

猜你喜欢

  • 达磨赞普

    ?—842吐蕃末代赞普。一作达玛。又名赤达磨乌东赞,贬称朗达磨(意为牛赞普)。《德乌佛教史》称其为“狮子头朗达磨”。838—842年在位。唐开成三年(838),其兄(或谓弟)赤祖德赞赞普被奸臣韦达纳坚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 墨尔根保

    ?—1792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阿拉尔氏。隶正黄旗。初以马甲驻京补亲军,后因功晋二等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领导的起义。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侵扰后藏时,从将军福

  • 班禅额尔德尼

    又作“班臣额尔德尼”,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达赖、班禅)转世系统之一的称号,班系梵语,是“班智达”一词的简称,意为“学者”;禅,藏语音译,意为“大”;额尔德尼,满语,意为“宝贝”。清顺治二年

  • 宝堂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西部。俗称西召,又名准格尔召。明天启二年(1622),从西藏请来两位喇嘛,始建。蒙古语称葛丹石达力布大尔展林寺。崇祯元年(1628),重修。立两块石碑。清代名为宝堂寺。

  • 牟黑

    宋代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率部居今四川越西县东北部,为黎州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庆历四年(1044),遣将军阿济等339人贡马210匹、犛牛1头、大角羊4只、犀株1件、莎罗毯1件

  • 绥远通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清高赓思纂修。光绪(1875—1908)末年成书。手抄本。40卷。卷首有征讨、诏谕、宸章、圣迹。此外,有星变、疆域、沿革、道考、厅治考、乡镇、户口、城邑、关隘、卡伦、古迹、学制

  • 苏密尔岱青

    见“松木儿台吉①”(1297页)。

  • 答里忽

    ?—1309或1310察合台汗国第十一代汗。又译达里忽、塔里忽。孛儿只斤氏。不里孙。至大元年(1308)宽阇汗死后夺得汗位。因信仰伊斯兰教,遭笃哇诸子反对。至大二年(1309,一作三年),为笃哇子怯别

  • 天兴宝会

    金末纸币。天兴二年(1233)十月印于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县),以楮纸为之。以银为本位,面值分1钱、2钱、3钱、5钱凡4等。同现银通行,三年正月,金亡,作废。是为中国最早的以银为本位计算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