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司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改为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复为大司农司,秩正二品。仁宗皇庆二年(1313),升从一品。定置大司农四员,下设大司农卿、少卿、大司农丞各二员。领籍田署、供膳司、永平屯田总管府。
元代官署名。执掌农政,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事。世祖至元七年(1270)二月,初立司农司,领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添设巡行劝农使,副使四员。十四年罢,以按察司兼领劝农司。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改为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复为大司农司,秩正二品。仁宗皇庆二年(1313),升从一品。定置大司农四员,下设大司农卿、少卿、大司农丞各二员。领籍田署、供膳司、永平屯田总管府。
唐时疏勒王。天宝十二年(753)赴长安,受封为折冲都尉,赐紫袍、金鱼。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附郭州(一说府治在渤海后期移卢州),领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5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今东北考古界力主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或说在该省敦化县敖东城;一说在桦甸县苏密城;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亦作达呼尔、达胡尔、达古尔、达瑚哩、打虎儿、打狐狸,皆同音异译,意为“种田的人”。始见于清康熙五年(1666)。清有别称“爱门人”。有说16世纪时史载之“达奇鄂尔”部即达斡尔。新中国
?—1758清朝武官。索伦人。姓萨玛尔吉氏。隶黑龙江镶黄旗。初从征金川,擢二等侍卫。乾隆二十一年(1756)冬,驱逐叛清的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于哈萨克境,因力战侦敌功,赐号固济尔巴图鲁。二十
宋代四川马湖蛮属下众部落名。乌蛮系统。总首领自称“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子”。分布在今马边县至雷波县地区。一般认为与彝族有密切关系。
见“完颜雍”(1147页)。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熟女直,又称※曷苏馆、系辽籍女直。因其在女真人中社会发展较快,故名。源于黑水靺鞨。初被辽迁居今辽宁省海城县一带,后散布到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女真人归附辽朝后,契丹主阿保机
见“五姓蕃”(263页)。
1724—1758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二代活佛。法名罗布藏丹彬多密。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七世。孛儿只斤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曾侄孙,第四代土谢图汗惇多布多尔济子,和讬辉特部
县名。位于湖北西南部边界地区。五溪之一的酉溪,发源于境内。古属武陵郡地。唐代,隶江南道清江郡,乾元(758—760)时改名施州。宋隶施州清江郡,部分属保顺州。元隶施州,始置施南宜抚使司,属之。清隶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