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唐天宝战士冢

大唐天宝战士冢

唐代在南诏阵亡将士合葬墓。俗称“万人冢”。地点在龙尾城(后称下关,今大理市治)龙尾河(今西洱河)南岸,即今下关天宝街南侧、黑龙桥南端。原冢高约3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0米,四周围以长条大青石,“大唐天宝战士之冢”等大石碑立于冢上。天宝十年(南诏阁罗凤四年,751)和十三年(阁罗凤赞普钟三年,754),唐玄宗先后命鲜于仲通、李宓两次出击南诏,鲜于仲通大败而归,李宓全军覆没,两次阵亡将士近20万。※《南诏德化碑》载,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败衄,元帅沉江”。南诏收将士尸骨,“祭而葬之,以存恩旧”,表示南诏与唐朝重归于好的愿望。近代存“万人冢”、“千人堆”两处合葬墓。唐白居易诗《新丰折臂翁》亦称之为“万人冢”。明云南总兵邓子龙在该处刻碑曰:“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惟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为世人传诵。后辟为“天宝公园”,重修墓冢,供人凭吊。

猜你喜欢

  • 孛儿只斤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博尔济锦,意为“蓝眼睛”。据《史集》载,该部出自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把阿秃儿,后逐渐成为姓氏。清代译作博尔济吉特氏,指也速该诸子的后裔,即元代蒙古“黄金家族”之后。

  • 赵国珍

    唐代牂柯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牂柯(治今贵州瓮安县东北)人。蛮首※赵君道后裔。原为牂柯谢氏的一个属部首领。天宝(742—756)中,因作战有功,获宰相兼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赏识。以其有方略,授黔中都督。屡随军

  • 辑怀城

    古城名。位于古牧地(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米泉县城)。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建。分设4门:东承恩、西敷信、南旸若、北星从。光绪二年(1876)清军与白彦虎军队于此发生激烈战斗,败其众,史称“古牧地之

  • 颉鼻叶护

    焉耆贵族。焉耆王龙突骑支弟,王族龙姓。与兄有隙,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偕栗婆准等兄弟3人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城废址)投唐,后事迹不详。

  • 勒俄

    为《勒俄特衣》简称。参见“勒俄特衣”(1987页)。

  • 碉房

    藏族地区的住房。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地区。用石块或砖砌成约三四尺厚的墙,以木作柱,楼层间用木板相隔,平顶,一般为2层,富者有3—4层的,底层为牛马厩或仆人住处,二层以上住人,最高层为佛堂,房屋

  • 立智理威

    1254—1310元朝大臣。唐兀人。阿波古子,※亦力撒合弟。初为太子真金东宫必阇赤,典文书。至元十八年(1281),任嘉定路达鲁花赤(镇守官),安抚蜀地,奉诏甚谨,民赖以安。迁泉府卿、刑部尚书。二十七

  • 察哈尔部

    蒙古部名。《明史》称插汉儿。元之嫡裔。元亡,顺帝北归,连易五主,始去国号,称鞑靼可汗。世袭。明嘉靖(1522—1566)中,遭土默特俺答汗侵扰,在达赉逊库登汗(又称打来孙)率领下,徙牧辽东边外。蒙语称

  • 北周

    朝代名,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鲜卑宇文氏(其先为匈奴苗裔)所建,也称宇文周。西魏期间大冢宰宇文泰擅政。恭帝三年(556),泰子※宇文觉袭父职,任太师、大冢宰,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十二月,被封为周公。旋迫恭

  • 不剌

    见“普剌”(2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