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国
唐代南诏国前期国号。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白子国主张乐进求逊位给乌蛮首领独逻(细奴逻)。独逻蒙姓,居蒙舍川(在今云南巍山彝族自治县境),因建国号曰大蒙,首府在垅圩图山(今云南巍山城北35里)。至皮逻阁合六诏为一,始称南诏国。天宝十年(751),南诏国主阁罗凤附吐蕃,受吐蕃封为“东帝”,改国号为“大蒙”。贞元十年(794)复改为“南诏”。
唐代南诏国前期国号。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白子国主张乐进求逊位给乌蛮首领独逻(细奴逻)。独逻蒙姓,居蒙舍川(在今云南巍山彝族自治县境),因建国号曰大蒙,首府在垅圩图山(今云南巍山城北35里)。至皮逻阁合六诏为一,始称南诏国。天宝十年(751),南诏国主阁罗凤附吐蕃,受吐蕃封为“东帝”,改国号为“大蒙”。贞元十年(794)复改为“南诏”。
1814—1902清末伊斯兰教经师。字仁山,云南普洱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学。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到陕西渭城求学。学成后,在渭城米家庄讲学。曾参加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起义,失败
见“雄溪”(2192页)。
1012—1097宋代西藏著名佛学家。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西藏洛扎渠切的卓卧垅北萨村人。藏族。旺久约色幼子。自幼聪颖好学。初名达玛旺久,12岁由师父取名却吉罗追(法慧)。15岁到芒卡莫古垅寺从卓弥译
藏语音译。地区名。西藏地区之别称。旧时将西藏分为阿里、卫(前藏)、藏(后藏)和康(又称喀木)四部。有时又合称卫及康区西部两地为“卫”;阿里、藏两部为“藏”,故总称卫藏。元、明两代称乌思藏,清译“卫”,
?—前93?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嫡孙。官号岑陬。父早逝,嗣立为太子。叔父大禄自恃雄强善将,以不得代太子位,怀怨,结众欲攻之,其祖父遂以万众与之,令别居。自是,乌孙国分为三,与猎骄靡、大禄各领万
清代布鲁特(阿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提伊特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其首领伯舍克以效忠清廷,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600余里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
见“巴”(403页)。
唐宋时中国西南僚人的一大支系。参见“僚人”(2454页)。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段宝弟,※段明季父。一说为段宝子,段明兄弟。洪武十四年(1381,一作四年,1371)春,段宝卒,段明继任总管,又受明封为宣慰使,本人则继任云南行省平章,共治大理。秋
薛延陀汗国末代可汗。名咄摩支,真珠毗伽可汗夷男之兄子。唐贞观二十年(646)拔灼败亡后,被余众拥为可汗,遣使入唐,请仍居郁督军山北。唐遣兵部尚书崔敦礼优加绥抚,又虑其为碛北边患,命李世绩率九姓铁勒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