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天堂寺

天堂寺

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名寺之一。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前身为约在唐宪宗时期(806—820)于大通河附近之本教寺院阳庄寺。元初,在此寺基础上建萨迦派寺院,藏语称“萨什迦贡”。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于寺前建造镇龙塔,该地遂名“乔典堂”(意“塔儿滩”),寺院亦改宗噶举派。后又改宗格鲁派。明崇祯十二年(1639),青海高僧丹玛·崔臣嘉措重建该寺,称“朝天堂”,自是遂名天堂寺。清顺治四年(1647),青海东科尔寺活佛多居嘉措扩建该寺,任寺主,故成为东科尔属寺。九年(1652),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途经平番(今永登县)镇羌川时,赐名“扎西达吉林”,意“广慧寺”。此寺历时千余年,规模日趋宏大。有佛殿14座、经堂40座、活佛昂欠17坐、僧舍4千余间。寺内分设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设显宗五部经典与密宗,显、密兼备,尤重密宗。寺院规定修业、升级、考核及学位评定制度和学经制度,屡出名僧。为西北地区名寺之一,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寺内存有塑像、雕刻、壁画、经典、法器及木版印刷,手抄藏文经典等。1980年重修经堂一座。

猜你喜欢

  • 其美

    见“吉美其美”(684页)。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哈拉河源。东至恰克图山梁,西接本部右翼左后旗及中右末旗,南至乌里雅呼岭,北抵诺木图布拉克山梁。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四十五年(1706),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鲁长子巴海助

  • 红七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西右江流域建立的革命军队。全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1929年秋,由中国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共1千余人,从南宁开赴右江流域,与当地壮族人民,特别是与壮族

  • 斗卡

    僜语音译。旧时流行于僜人地区的习惯法之一。当发生偷盗、抢劫、私通及其它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时,按传统习惯,受到伤害一方有权强行罚取肇事者的财物作为赔偿和惩罚,称“斗卡”。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

  • 裸蛮

    又称裸形蛮,封建统治者对部分景颇族先民的侮辱性称呼。唐时散居于祈鲜山(今伊洛瓦底江西岸的甘高山)以西。作栏舍而居,以采猎为生,取木皮以敝体。无君长。当时尚处于原始社会。

  • 渝水

    古河流名。又作宕渠水。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因渠江与合川县以下一段嘉陵江合流,又通称渝水。昔有賨民聚居其两岸。

  • 阿育习

    ?—1652清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梁罕(兀良哈)氏。世居迈勒罗豁地方。原系喀喇沁大臣后裔。国初率丁壮170人归附,仍令管喀喇沁牛录,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随军征明北京,率本甲喇兵同固山

  • 巴匝尔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巴杂尔伯克。“巴匝尔”,维吾尔语,意谓“市集”。职司管理集市一切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贵州布政使司

    政区名。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思州、思南、贵州宣慰司置。汉属牂柯郡和武陵郡。元置八番、顺元诸军民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以思州、思南两宣慰相仇杀,明廷命顾成率5万兵镇压,分其地为8府4州,始设布政使

  • 满四

    见“满俊”(2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