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利大水
即“掩㴲水”(2037页)。
即“掩㴲水”(2037页)。
蒙古族古代宴客习俗。饮食时主人先尝一口以示无毒。一作“口到”。蒙古族自古就十分好客,乐施善予。萧大亨《夷俗记》载:“有生平不相知识,或贫或馁,不必卑辞哀请,直入其幕而坐之,主人食即以其食剖而分之。以故
参见“腾格”(2372页)。
参见“盘瑶”(2075页)。
清末丽江地区宣传变革维新的报刊。辛亥革命前夕,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为工商界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所创办,宗旨是抨击清政府的腐败,鼓励地方人士投资工商业,办实业,开矿藏,兴邮驿,重教育,以振兴民族经济文化
回族族谱名。始修于明代,清乾隆、嘉庆、光绪时期,多次续修。1935年续补,今存残本。为《草创卷之三·历年表》1册,抄本,以白连史纸装褙,共43页。内容分纪年、生娶、科第、官爵、卒葬、大事记。记自元至治
参见“打差”(428页)。
见“六镇”(382页)。
见“比粟”(189页)。
即“玛纳斯”(952页)。
撒拉语音译,意为“解开辫子”、“改变发式”。亦称“哭嫁歌”、“哭婚调”。旧时撒拉族姑娘出嫁时,向母亲、长辈哭诉苦衷的一种歌。流行于青海等地。以句首“撒赫斯”而得名。没有固定的曲调。当新娘前往男家完婚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