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奇游漫记

奇游漫记

书名。广西游记。4卷,一作8卷,附录1卷。明董传策(字厚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撰。是书为其在明万历元年至八年(1573—1580)间被贬为南宁知府时所作。内容记述其征次与游历广西的亲身经历与见闻,包含广西军事、社会、风土、民情、山川、古迹等。题名“奇游”者,取宋苏轼谪儋耳(今海南)渡海诗:“老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之句,示其弹劾奸臣严嵩(1480—1567)的必胜之志。为研究广西地方史与壮族史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四库全书》、《粤西丛载》(均4卷)本及明万历刻本、《董幼海先生全集》本(均作8卷)等。

猜你喜欢

  • 太白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 信苴福

    即“段福”(1694页)。

  • 科尔沁左翼中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东部、西辽河北岸,邻接吉林省。札萨克驻伊克唐噶里克坡,会盟于哲里木盟。其地明初属福余外卫,后为科尔沁所据。部长莽古思札尔固齐曾在天命初与后金互结姻好,崇德元年

  • 签军

    金元时期的征兵制度。“签”亦作“佥”。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每遇战争或边事,民家丁男,凡强壮者,尽取无遗,曾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元光(1222—1223)末,备潼关黄河,又签军,诸使者

  • 笃来帖木儿

    ?—1331察合台汗国汗。蒙古孛儿只斤氏。※笃哇子,※怯伯弟。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嗣汗位。与钦察汗月即别、伊儿汗不赛因各进本藩地图于元廷。同年,元廷颁布《经世大典》,附图称察合台汗国为笃来帖木

  • 贞观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3)。西夏文“宝钱”二字或译作元宝。铜质小平钱,有著录,未见传世品。

  • 豆卢宽

    ?—650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鲜卑豆卢氏。隋相州刺史、南陈郡公豆卢通子,隋文帝杨坚甥。大业(605—618)末,为梁泉令。及唐高祖李渊定关中,与郡守萧瑀率豪右赴长安,累授殿中监。子

  • 大宁都司

    官署。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为平定东北故元割据势力和控制东北蒙古内侵,特在大宁建立基地,戍兵屯田,设驿站,加强军事力量。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明军在击溃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元主脱古

  • 宝国夜落隔

    ?—1029宋代甘州回鹘可汗。一译宝国伊噜格勒。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即位。《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纪》,天圣五年(1027)称其为“可汗王”,并遣使向宋进贡。翌年,复遣使贡方物。在位凡2年。

  • 打牲部落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