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姜映芳

姜映芳

1833—1862

清咸同年间侗族农民起义首领。又名姜应芳。贵州天柱县织云乡坌溪寨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因无力缴纳皇粮入狱,迫害致死。祖父和母亲亦因无力偿还地主债务,惨遭毒打身亡。故自幼对官吏地主怀有刻骨之恨,发誓复仇。咸丰五年(1855),受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在家乡织云秘密组织天地会,又称金兰会,提出“打富济贫”的口号,主张:“大户人家欠我钱,中户人家你莫言,小户人家跟我走,打倒大户来分田”。与陈大陆等人号召侗族农民起来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拥众千余人,进军天柱县城,途中,因遭官军阻击,转移至梁上、巴冶一带,继续坚持战斗。后与姜芝灵、龙海宽领导的侗族起义军汇合,并与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配合,协助作战,于同治元年(1862)攻占邛水汛(今属三穗县)和天柱县城,杀赃官土豪,分田土,以九龙山为根据地,建制设官,被推为“奉天伐暴灭清复明统领义师定平王”。后军分几路,进击湘西和黔东,屡获胜,拥众10万(一说万余),声言“挥戈直捣北京”。清政府调湘军,联合地方武装,乘义军东进之隙,偷袭天柱县城 。他回师救援,因寡不敌众,在款场(天柱县境)战斗失利,退守九龙山。同年九月突围被俘,押至铜仁府,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义正辞严:“若要我不反,除非石头烂”。十一月,在铜仁惨遭杀害。

猜你喜欢

  • 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

    即《道宗皇帝哀册》(2300页)。

  • 其差

    见“外差”(575页)。

  • 昌平志外志稿

    书名。清末回族人麻兆庆撰。共2册,不分卷,附补稿1卷。成书于光绪九年(1883)。兆庆(1835—1900),字余斋,昌平县贯市村(今属北京市)人。曾参与修《昌平州志》。本书乃就昌平州志之一些史实,逐

  • 看城

    清代木兰围场行围时所设帝王的临时观望台。以布幔为之。立于山坡间或高阜处,以为两路进兵合围的目标。先一日设,罢围即撤,移往次日欲围之场又设之。满洲、蒙古等王公大臣亦可随幔观礼。布围之际,可以遥眺远山人如

  • 古州杂记

    书名。清代汲县人林溥撰。一卷。古州乃贵州苗族聚居地之一,史称其人为※生苗。今称榕江。其地榕树最多,大者数围,故又称榕城。书中记载苗族习俗、地理境况及物产颇详。昔时情况鲜为人知,自清雍正改土归流,开辟贵

  • 越嶲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旄牛羌”(1902页)。

  • 乌素固部

    ①粟末靺鞨诸部之一。居地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武德(618—626)初,唐于其地置慎州管理其民,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唐析其民置黎州(治所无考),仍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69

  • 噶齐克卫

    见“葛称哥卫”(2184页)。

  • 王僧辩

    ?—555南北朝时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先世系乌丸王氏,一说为汉王霸后裔。梁右卫将军※王神念子。天监(502—519)中,随父自北魏奔梁。史称其“学涉该博,尤明《左氏春秋》,言辞辩

  • 火浣布

    又作火布。一种耐火纺织物,类今之石棉布。或脏,以火烧之,则“皎洁凝白”,故曰“火浣布”。产于大秦(即罗马帝国)。常用来交易或贡献。为历代中原王朝所称奇,誉之为“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