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树故事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族人休戚与共,和睦相处。日久,人口繁衍,树上无法容纳,遂各自迁至别处。但分散的各家,每年都要定期来此大树下欢聚一次,杀猪宰羊祭树,称其为“山神树”。祭祀时两族人轮流推举一长者主持,如遇丰年,认为主祭人祷告有功,酬以鹿角、熊胆、麂腿之类的猎物珍品。久之,主祭人由轮流推举变为固定职务。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和哈尼族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传说。相传古时洪水泛滥,百姓流亡,有5家傣族和7家哈尼族逃至黑龙潭附近,时一片荒凉,野兽出没,12户人家一起栖于大树上,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两族人休戚与共,和睦相处。日久,人口繁衍,树上无法容纳,遂各自迁至别处。但分散的各家,每年都要定期来此大树下欢聚一次,杀猪宰羊祭树,称其为“山神树”。祭祀时两族人轮流推举一长者主持,如遇丰年,认为主祭人祷告有功,酬以鹿角、熊胆、麂腿之类的猎物珍品。久之,主祭人由轮流推举变为固定职务。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亦作乌拉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奴儿哈等处女真野人首领准土奴等178人来朝贡方物,以其居地置卫,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四年(1406)八月所
清代西藏扎什伦布寺总管。藏族。其母为拉达克王之女。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之兄。为管理班禅商上事务的商卓特巴。乾隆四十五年(1780),陪班禅入京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赐“额尔德木图诺门罕”名号。班禅于北
渤海国第三世王大钦茂的谥号。取意于其人于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继位后,偃武修文,使渤海区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皆得到迅速发展,一生以“文治”著称。钦茂于唐贞元九年(793,一作十年)死后,其国未报请唐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草木枯干的季节,即秋天。旧时鄂伦春族无历法,在长期的狩猎和生活实践中,以物候变化为依据,总结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据其来安排狩猎生产。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合,但适合其狩猎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武则天垂拱(685—688)初年置,为唐建契丹十七州之一。据《旧唐书·契丹传》所载,契丹部落首领※孙万荣附唐时曾任归诚州刺史,授右玉钤卫将军,封永乐县公。
民国年间新疆企业名。1933年1月成立。经营绥远至新疆的长途客货运输。总经理朱炳。初集资30万元,拥有汽车50余辆。总站设在绥远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沿途置72个车站,全程5980里。8月正式通车。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诃黎布失毕之子。显庆三年(658),唐朝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擒龟兹国宿将羯猎颠后,扶立其为龟兹王,授右骁卫大将军、龟兹都督府都督。同年,唐朝迁安西都护府於龟兹。上元(674
书名。简称《三云考》。明朝都御史王士琦辑。据书中内容推测,约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以后不久。全书分四卷:(1)安攘考。以年表形式简述三云地区(云中、云东、云西,即今土默川一带)自周显王三十六年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葛布、都布、都洛布。主要产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民间。以苎麻为原料,先把苧麻纺为极细的纱线,再将纱线织成布。有花纹者,谓之“花”,轻凉离汗,适于夏季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