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图尔珲台吉

巴图尔珲台吉

?—1653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名和多和沁。绰罗斯氏。※哈喇忽剌长子。一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左右,与父分居,驻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亚梅什湖周围。崇祯七年(1634)父死后,嗣位。翌年,达赖喇嘛授予“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称号。承父业,统辖准噶尔,与鄂齐尔图并为“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借助东西蒙古共同信奉藏传佛教的有利条件,调整并改进与喀尔喀的关系,结束两者之间近百年的纷争。十年(1637),率军助和硕特部固始汗击败青海却图汗。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与喀尔喀蒙古札萨克图汗共同召开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大会,组成广泛的同盟,增强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并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对协调诸部关系,巩固封建秩序起过一定作用,使各部首领进一步取得谅解,加强了联系。为扩展势力及改善与诸部关系,以女嫁和硕特部鄂齐尔图、土尔扈特部朋楚克,并娶和鄂尔勒克及固始汗女为妻,结成姻亲。在向西向南发展过程中,与哈萨克、柯尔克孜、诺盖等发生冲突,采用战和两手,使之归服。与清廷保持通贡遣使关系。顺治三年(1646),与固始汗等联名向清奉贡表。七年(1650),再遣使入贡。和俄国也有使臣、贸易往来,但对沙俄向准噶尔地区扩展的行径,则坚决予以抵制。在位期间,采取措施,促进准噶尔地区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于和布克赛尔修建寺院、货栈、住房等,形成具有城镇雏型的居民点,为准噶尔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 土观呼图克图六世

    见“罗桑雪智旺秋嘉措”(1426页)。

  • 拜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家族名称源于在后藏白朗地区的庄园名。为颇罗鼐时期的显赫家族。其成员拜采哇才仁南杰于雍正五年(1727)卫藏战争时,围攻江孜,后遭前藏隆布鼐军袭击,撤退。九年(1731)任代

  • 恭陵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寝。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太宗卒于明德宫。三月乙酉祔葬于和陵。位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源的胡凯山(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的老母猪顶子山)南坡。皇统四年(1144),改号恭陵

  • 完颜乌禄

    即“完颜雍”(1147页)。

  • 陇西鲜卑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陇西地区的鲜卑诸部。约分布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其名始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除以※乞伏部为首包括斯引、出连、叱卢等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者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

  • 绥州

    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改雕阴郡,唐复置,多次移治,曾改为上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相继据其地。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

  • 康熙亲征准噶尔记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 移刺阿里合

    金末将领。契丹族。宣宗兴定(1217—1222)年间,累迁霍州刺史。四年(1220)正月,移霍州(今山西霍县)治好义堡。蒙古兵至,力战不支,兵败被执,拒诱降,被丛矢射杀。诏赠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

  • 康萨卫

    见“行子卫”(823页)。

  • 赤干·洛桑旦巴达吉

    ?—1733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从隆却赤仁波且受戒,入隆务寺学《释量论》。赴藏入噶丹寺绛孜扎仓,获拉仁巴学位。从赤洛哲嘉措受具足戒,并聆听许多经教。后应嘉摩戎地区之请,赴该地讲经传法。于隆务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