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依语

布依语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土语。3个土语中以黔南土语分布面广,使用人口最多。布依语的主要特点如下:语音:声母有单纯、颚化和唇化3类。大多数地区没有送气音声母,但现代借词例外。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和韵尾组成。在大部分地区,韵尾前面的a、 i、 u、Ɯ4个元音分长短。有的地方,韵尾一k读为—。有的地方长元音后面的—k或—已经失落。声调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类。促声调的调值和舒声调的调值相近。声调的性质同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相似。汉语借词的语音由于借词的年代不同,读音也不一样。早期的汉语借词保留了中古汉语读音特点,其语音变化和布依语词的方音变化规律基本 相同。近代的汉语借词,是从汉语的西南官话直接吸收的,往往因地区不同,在布依语语音系统外,又分别增加了一些声母和韵母。语法: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名词的修饰语,除由“二”和“二”以上的数词和量词组成的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前以外,都在名词之后。有丰富的量词。介词大多来自动词。词汇:有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类。单纯词以单音节词居多,多音单纯词很少。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另一种是由词根加附加成分构成的派生词。汉语借词很多。近代借词,多是双音节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词。早期汉语借词,以单音节词居多,而且多数是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方面的名词。有本民族词和借词并存并用现象,也有不同时代借词并存并用现象。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在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80年代初作了修改,现正在部分布依族聚居区试验推行。聚居区的布依族,在日常生活中以布依语为交际工具。城镇附近的居民兼懂汉语的多。公职人员、学生、青壮年人都兼懂汉语,有少数人转用了汉语。杂居于布依族地区的其他民族,有兼懂布依语的,布依族也有兼懂其它民族语的。

猜你喜欢

  • 苏纳

    ?—1648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世居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努尔哈赤创业初,率众归附,尚公主为额驸,编所属人户任佐领。天命四年(1619),灭叶赫部,受命收领族属。十年,授参领、升副都统。

  • 杜尔祜

    1615—1655清初将领。满族。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贝勒※褚英孙,安平贝勒※杜度长子。初封辅国公。随皇太极围困明锦州,松山,立有战功。清崇德七年(1642),袭奉恩镇国公。因兄弟间心

  • 乌塔里卫

    见“兀答里卫”(111页)。

  • 奚嗢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之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初期由八部组成,奚嗢部为其一。有人以为,※阻午可汗时

  • 一九○四年英军侵藏战争

    1903年,英印政府派遣荣赫鹏上校以谈判通商为名,率军直抵西藏岗巴宗。由于该地设防,又调集庞大兵力突然从亚东、帕里入侵。1904年,在曲米新古设和谈骗局屠杀藏军,并在江孜经激战进入拉萨。英军沿途烧杀劫

  • 玉德

    ?—1808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官学生考补内阁中书。五十一年(1786),累官山东按察使。后三年,擢至刑部侍郎,赴湖北审理济阳县民杨隆霖控告案。五十六年(1

  • 赵荣

    ?—1475明朝大臣。字孟仁。回族。先世西域人。元时入居闽县(今属福建福州市),从舅父翰林萨琦入都,以能书授中书舍人。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内犯,于土木堡俘明英宗,并挟明英宗登土城,邀大臣往迎

  • 李元庆

    1841—1904清末开封农民抗粮罢市运动领导者。开封市郊东乡治台村人。回族。早年参加河南民间秘密会社“仁义会”。为人刚正,好打不平。光绪三十年(1904)秋,因清政府强迫该地农民补交沙荒地税粮,领导

  • 十三氐道

    汉代在氐族聚居区所置诸县的总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有蛮夷曰道”。《后汉书·百官志》说:“凡县主蛮夷曰道”。即:武都道、氐道、故道、平乐道、沮道、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甸氐道、阴平道、刚氐道

  • 六斤

    ①渤海族遗裔。金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为韩王完颜亨家奴。因聪慧,使总令诸家奴。亨因才勇绝人,为海陵所忌。海陵欲杀之,求其罪不得,出为真定尹。改广宁尹,并派李老僧副之,暗察亨动静,构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