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开秧门

开秧门

苗族农业生产习俗。每年插秧前夕,择吉日,举行“开秧门”仪式。黎明时由秧头(一般是寨老),将5根毛草和1根2米多长,去树皮的泡桐树(要带有5个枝杈)插在田中。再用雄鸡、香纸、酒、糯米饭等供品敬田。随后插上几蔸秧苗。仪式完毕后,家家户户蒸糯米饭、煮鱼,予祝插秧顺利以及新谷丰收。苗族地区普遍有此习俗。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浙江西部等汉族地区也流行此风俗。

猜你喜欢

  • 扩端

    见“阔端”(2273页)。

  • 甥舅和盟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 普吉保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札库特氏。乾隆三十年(1765),以蓝翎侍卫从军征乌什,屡立战功,补三等侍卫。三十九年(1774),从副将军丰升额征战,赐“冲捷巴图鲁”名号。四十年,累迁福建汀州镇

  • 帕谿

    藏语音译,意为“祖业”。旧时指中央王朝或西藏地方政府封给贵族的一份薪俸地,属贵族私有,世代相传,视为“祖业”,故称。贵族借此剥削和奴役藏族劳动人民。再有,差巴对于耕种的份地,在保证支差的前提下,有世袭

  • 廉恂

    见“廉米只儿海牙”(2385页)。

  • 捕鱼儿海子

    湖名。又称“捕鱼儿纳浯儿”。“纳浯儿”蒙古语意为“湖”。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贝尔湖。《一统志》作“布雨尔湖”,《水道提纲》作“布伊尔湖”。有哈拉哈河汇入,乌尔逊河流出,面积约600余平方公里。环湖水草

  • 奥江河千户所

    见“奥石河千户所”(2255页)。

  • 苗民抗夫碑

    古碑名。清嘉庆四年(1799)六月二十三日立于贵州施秉县南六合乡廖洞中寨路口土地庙两侧,左右各一,亦称六合苗民抗夫碑。右侧碑高1.04米,宽0.69米,厚0.09米。碑额无题刻,碑文分作29行,竖刻,

  • 后晋高祖

    见“石敬瑭”(453页)。

  • 佛宫寺释迦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天柱。因全部以木结构建成,又称应县木塔。座落在今山西应县城西北隅。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