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格忒
见“德格”(2518页)。
见“德格”(2518页)。
见“曷苏馆”(1652页)。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又译克新和卓、喀沙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清辅国公额色尹子。乾隆五十五年(1790),受命袭父爵。因勤谨奉职,越一年封镇国公。嘉庆二年(1797),以托病不肯当差,被革爵,交刑
古地名。旧名达乐山。以山下有铎洛泉,又名铎洛山。在今宁夏吴忠县南山水河(一名若水河)一带。唐咸亨三年(672)后,于此置长乐州(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隶原州。为吐谷浑居地。
1773—?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二十八任堪布。藏族。祖籍康区,出生于拉卜楞寺吉哇所属之拉德。由嘉木样二世认定为朗·瑞珠嘉措转世灵童,授沙弥戒,以昂拉格西桑布扎西为师。乾隆四十九年(1784),入经院学习
元代乌思藏属下13处军政建制,以僧俗首领为万户长进行管理,简称十三万户。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土蕃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赐予乌思、藏(即前、后藏)为其封地;又封其弟恰那多吉为白兰王,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代王※拓跋什翼犍孙,地干子。登国(386—396)初,封南安公。皇始元年(396),道武帝拓跋珪亲征中山(今河北定县),奉命留守京师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次年,传闻魏军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女真野人首领巴思答木、咬纳等50人来朝,与阿剌山等四卫同时设立。《藏洲源流考》作呼兰山卫,并说清代叶赫城东北、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400里有呼
见“舒庆春”(2261页)。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的一次战役。玉壁位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西魏大统四年(538),骠骑将军李思政以此地险要筑城,并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东北)移镇之。后徙并州刺史,仍侨治于此。八年(542),思政回镇弘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