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根

德根

①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当邦的后裔,从藏区工布迁至今西巴霞曲(河)流域北部。支系较多,有伊格、基英、基捷、爱约木、蒙疏、堆衣、马宁、莫孟、哎洛、登沙尔、登马尔等,人口约3万左右。男子前额至耳际的头发均剪短,余发向后披散长约8寸,头戴圆形藤帽,身披毯子,以竹签别牢,左臂袒露。箭筒挂在腰间左侧,佩刀无鞘,直插于腹前腰带上。下身不穿裤,只用铜或木头做成勺形,以蔽私处,不穿鞋,抽旱烟。女人头发亦剪成男子式样,但扎成辫子,身披毯子,长及膝部,上面再穿用鸡爪谷秆编成的裙子,喜戴红、蓝、白色串珠。有抵抗外国入侵的光荣传统。参见※“博嘎尔”。(2152页) ②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氏。世居义州地方。顺治五年(1648),以分得拨什库(骁骑校)从征江西叛镇金声桓,用云梯攻南昌府,奋勇先登,城克,论功授云骑尉。九年(1652)恩诏升为骑都尉。十年,从征广东,至新会县,破西安王李定国,追击时,李定国部下都督吴三省等驱象1只、马步兵1600余人,在路傍列阵拒战,奋击,大败之,论功受赏。

猜你喜欢

  • 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六镇等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简称。北魏初期在京都平城北,阴山一带建立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屯兵驻守,居有鲜卑、汉、匈奴、敕勒、吐谷浑、杂胡、江淮之蛮等。正光四年(523)冬

  • 阿旺工曲尼玛

    1653—1707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六世。又称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西藏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博窝噶郎附近之里恰噶多地方。3岁被确认为济龙活佛转世

  • 哈思户额尔机哈分布勒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哈思户”意为“左方”,“额尔机”意为“边、侧”,“哈分布勒”意为“使通达”,“哈番”意为“官员”。清代通政使司机构中所设的左通政使。满缺,设一员。下设“左参议(官)”,满语“哈思户额

  • 雷峒

    壮族地区古地名。又称雷洞。北宋时邕州左江道侬峒地。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后改下雷州。民国改雷平县。今为广西大新县下雷乡。壮族聚居区。

  • 暖带田坝土千户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康熙四十四年(1705),斯补家支首领部则归清,授暖带田坝土千户,颁给号纸。乾隆(1736—1795)初年又颁给印信。住牧暖带田坝(今甘洛县田坝镇)。嘉庆十九年(1814),岭登志

  • 叼羊

    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马上竞技活动之一。一般在节庆时举行。主要方式有2:一是在活动开始前,先将1只两岁左右山羊宰杀,割去头和蹄,置于水中浸泡,扎紧食道(也有用羊皮代羊的)。之后,将人分成两组

  • 索布多尔札布

    ?—1882清朝将领。亦作素布多尔札布。达斡尔族。姓孟尔的音氏。世居大莫丁屯,隶布特哈正黄旗。咸丰三年(1853),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败林凤祥军于藁城,擢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同治七年(1868),率

  • 玉德

    ?—1808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姓瓜尔佳氏。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官学生考补内阁中书。五十一年(1786),累官山东按察使。后三年,擢至刑部侍郎,赴湖北审理济阳县民杨隆霖控告案。五十六年(1

  • 伊陵尸逐就单于

    ?—172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居车儿。桓帝建和元年(147),呼兰若尸逐就单于死后,被立为单于。永寿元年(155),属下且渠伯德等叛汉,扰掠美稷,为安定属国都尉张奂所平。延熹元

  • 索南贡保

    清代四川德格土司。藏族。雍正十年(1732),经清廷批准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妹策仁联婚。清朝赐白银3500两,锦缎100疋。亲率170亲人抵噶达地方接收赏物,并拜见达赖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