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木台
蒙古国将领。又译忒木歹。札剌儿氏。朔鲁罕子。父死,嗣领父军,隶汗子窝阔台,随从征西域,俘康里部首领以献。继从征西夏。窝阔台即位后,以功行省事于河东,领兀鲁兀、忙兀、亦乞烈思、弘吉剌、札剌儿五部军。太宗二年(1230),从征金,攻归德,平河南。八年,以功受封大同2千户为食邑。宪宗八年(1258),从征四川,卒于军。任内,治军严,不扰民。卒后,其驻兵之地太原、平阳、河南等地民众皆为之立祠。
蒙古国将领。又译忒木歹。札剌儿氏。朔鲁罕子。父死,嗣领父军,隶汗子窝阔台,随从征西域,俘康里部首领以献。继从征西夏。窝阔台即位后,以功行省事于河东,领兀鲁兀、忙兀、亦乞烈思、弘吉剌、札剌儿五部军。太宗二年(1230),从征金,攻归德,平河南。八年,以功受封大同2千户为食邑。宪宗八年(1258),从征四川,卒于军。任内,治军严,不扰民。卒后,其驻兵之地太原、平阳、河南等地民众皆为之立祠。
西藏名山。位于雅隆河谷。据敦煌藏文文书等载,传吐蕃第一代聂墀赞普为天神墀端已之子,自十三天降临雅隆地区,先至拉日江托山,后至雅拉香波山,自此为人主,统领雅隆部落。故藏族先民视此山为神的象征,敬为神山、
东北古代民族名。汉代肃慎的新称,三国和两晋有时亦称肃慎。区域较肃慎略有缩小,史载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及;约东至今日本海,西以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和张广才岭为边,南至吉林省敦
清末伊斯兰教经师。河北沧州(今沧州市)人。回族。念经习教,学识渊博,开帐授徒,驰名京津。因排行四,人称“李四爷”,或称“沧州李”。咸丰、同治(1815—1874)年间,与著名经师王崇名、钊北李三分华北
书名。一名《丁孝子集》。元末明初回回人※丁鹤年(1335—1424)撰。今集存诗三百余首,多忧国忧民之作。其风格清隽流丽,富于情感,多怀亲之情,故有“忠孝诗人”之称。曾在明永乐(1403-1424)年
府名。明置。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松桃县西南乌罗。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乌罗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隶贵州布政使司。领有朗溪、答意、治古、平头著可等长官司。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地在西林河(今锡林郭勒)畔,约当今锡林浩特市(原阿巴哈纳尔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日阿巴哈纳尔。役
部分北方游牧民族君主称号。又作克寒、可寒、汗、黑韩、合罕等。犹汉族之帝王,匈奴之单于。鄂尔浑突厥文碑作kagan。3世纪拓跋鲜卑之沙漠汗(文皇帝),为见于记载的最早之汗,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则始于柔
亦称“掌爷”。嘉庆年间(1796—1820)清朝地方政府在云南省双江县拉祜族地区所设基层头人。管辖若干村寨。由当地群众推举有办事能力、威信高的人充当,报官府立案。其职责是管理所辖区内钱粮摊派及民政事务
古族名。又称披袍革老。以穿着贯首披袍而得名。族称始见于清代。分布在贵州镇宁、平远(今织金县)、水城、施秉、黎平等地。男女皆穿短衣,外披一袍,方而阔,无领,无袖,洞其中,以首贯之,前短后长。妇女以青线扎
东汉南郡巫县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巫县(今四川巫山东)人。巫蛮。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因郡县收税不均,怀怨恨,屯聚起兵。十四年,和帝遣使者督荆州诸郡兵万余人镇压,义军依凭阻隘,与汉军相持,久攻不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