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巴噶斯
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卫拉特汗博贝密尔咱孙,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初游牧于额敏河与伊犁河沿岸,后逐渐迁至乌鲁木齐地区。16世纪末17世纪前期,为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兵力雄厚,拥有卫队1.6万人,被公认为宗教和政务上颇有权威及影响的首领。万历十五年(1587),率领卫拉特联军击退喀尔喀蒙古乌巴什洪台吉的进犯。提倡藏传佛教,为最早在卫拉特地区推行黄教者之一。四十四年(1616)左右,将义子咱雅班第达送往西藏当贵族喇嘛,使其成为卫拉特著名宗教活动家。
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卫拉特汗博贝密尔咱孙,哈尼诺颜洪果尔之子。初游牧于额敏河与伊犁河沿岸,后逐渐迁至乌鲁木齐地区。16世纪末17世纪前期,为卫拉特“楚固拉干”(会盟)盟主,兵力雄厚,拥有卫队1.6万人,被公认为宗教和政务上颇有权威及影响的首领。万历十五年(1587),率领卫拉特联军击退喀尔喀蒙古乌巴什洪台吉的进犯。提倡藏传佛教,为最早在卫拉特地区推行黄教者之一。四十四年(1616)左右,将义子咱雅班第达送往西藏当贵族喇嘛,使其成为卫拉特著名宗教活动家。
即“内务府三旗护军营”(310页)。
柯尔克孜族口吹指拨乐器。柯尔克孜语音译,亦译作“奥孜考姆孜”。流行于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铁制,中空,长约5—6厘米,琴身一头为弧形,另一头直形,中间夹有弹性薄铁簧片,下有一钢丝弦。吹奏时置于
德昂族的他称。亦作崩竜、波龙、波弄。始见于《乾隆东华录》、《征缅纪闻》、《永昌府志》等清代史书及方志。原系傣族、佤族对德昂族的称呼。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区。其服饰因地不同,故被当地汉族分
?—1028宋代甘州回鹘河汗。一作伊噜格勒栋硕尔。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即位。同年五月,遣使阿葛之等贡方物。6月,被宋册封为归忠保顺可汗王。与宋关系密切,贡奉不断,被宋称为“外甥可汗王”。四年(
参见“玉资伯克”(477页)。
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娱乐活动。又称麦西来普、麦西乃普、麦西热甫。阿拉伯语,意谓“集会”、“聚会”。一般在喜庆节日或农闲时举行。先由若干人发起,邀集十余人或数十人参加。各人自带食物,聚于郊外或某地,一起唱歌
州名。原为邓至羌所据之地,并建邓至政权。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皆其所有。南北朝时地属吐谷浑,西魏废帝元钦(551—553年在位),逐吐谷浑,据有其地,置宁州,后改邓州,置邓宁郡。以邓
西夏侍卫军名。由党项豪族善弓马者精选5千人组成,分三番宿卫,人月给米2石作为给养。
十六国之一。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之鲜卑慕容氏所建。永康二年(397),后燕为北魏所败,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失守,国君慕容宝之叔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年,率4万余户南徙都滑
亦称永佃地。清末汉族农民为开垦或租种蒙民地,缴纳一定地租而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一般在契经约上注明“永远管业”字样。只准汉人退还,不许蒙民回赎。这种关系的形成,有的因蒙古业主负债于耕种者,无力偿还,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