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花

撒花

蒙古语音译。源于波斯语。又译撒和、扫花。《元朝秘史》释为“人事”。(1)指馈赠礼物或宴请客人。《观堂集林》:“人事,犹云人情也”。“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以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群者款之,名曰撒和”。把战利品作为礼物赠人也称撒花。指与、受双方而言。(2)指强行征索物品。《草木子》:“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黑鞑事略》:“其见物则欲,谓之撒花”。有诗歌云:“北军要讨撒花银,官府行移逼市民。”(3)凡人有远行,以草料饲驴马,也称撒花,欲使其致远不乏也。

猜你喜欢

  • 鼓楼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

  • 太宗入汴

    契丹王朝初期入主中原的重要事件。辽太宗会同五年(942),后晋太祖石敬瑭卒,子石重贵继位,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态度怠慢,引起辽太宗耶律德光恼怒,遂发大兵讨伐,几经反复,至九年(946)十二月,直下

  • 摆手舞

    土家族传统舞蹈。以摆动双手跳舞得名。是土家族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每月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间举行。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前者合数村寨联合举行,后者各村寨单独举办。舞蹈时,由一人敲打

  • 甲子兰

    即“噶玛兰”(2500页)。

  • 昂邦章京

    亦作按班章京,满语音译。清初八旗内的显贵大臣。分职、爵两名:①职官名。后金天聪八年(1634),由职名总兵官改称。清顺治四年(1647)又申明,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等职,皆管兵官衔,授此官者即照此衔称呼

  • 耶嘉克珠

    1817—186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四世。嘉庆二十一年(1816)阿嘉三世圆寂后,经在京师雍和宫金瓶掣签选定为转世灵童。幼年在塔尔寺学因明。道光七年(1827),进京朝觐。

  • 黑龙江至盛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自茂兴站起,西60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15里至纳哈代,15里至扪图克伊,40里至齐罕特默,50里至哈斐尔罕,50里至乌兰扎勒哈,18里至奈吉,30里至古尔班格尔,10里至俄尔拖巴喇,

  • 纳木喀嘉木措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 盆句除

    东晋时北羌王。光初八年(325),附前赵刘曜,为安国将军。后赵石勒将石佗自雁门出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击之,俘3000余落。其败退至渭北西部。后得前赵中山王刘岳兵援,岳击杀石佗于河滨。

  • 忧弗

    即“乙弗”(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