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改土归屯

改土归屯

清朝废土司设屯官的措施。通行于四川藏族地区、青海撒拉族地区等。乾隆(1736—1795)年间,清政府镇压四川杂谷、嘉绒及大小金川土司后,废除土司制,设屯官统治其地,屯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武职,依惯例终身服役,不世袭,有功者可以子相继。守备正五品,总揽全屯(亦称“番屯”、“土屯”)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大权;千总领屯兵,受守备委托处理屯务(后守备集权,千总权减弱);次把总、外委,为千总所属。屯下基层单位为寨,设寨首,执行守备命令,管理全寨事务,大寨首可代理守备询案。守备衙门设管家、文书、通司、差人等,各司其职。民国年间改屯为乡、保。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在青海撒拉族地区亦废除土司制,改设乡(屯)官,隶属于县。※撤拉八工(相当于乡)中,每工设乡约1名,选举产生,由循化厅(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加委,三年一换。官府发给木戳作为行使职权的凭证。此制加强了中央的统治,促使世俗地主、手工业和商业得以从世袭封建特权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获得较快地发展。

猜你喜欢

  • 抚水州

    唐宋南方古地名。唐置羁縻州,属黔中道黔南都督府。宋改属广南西路宜州,仍为羁縻州。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约当今广西环江北部及贵州荔波、三都、从江等县地。治所在抚水,即今环江县北旧宜北县地。居民属

  • 无根由佐领

    亦作无根源佐领。清代八旗佐领中不明其一部分初编时诸缘由之谓。此称,乃一定时期内朝廷处理佐领事件时之术语,并非佐领之名。雍乾时(1723—1795),以某些世管佐领初编之时的基本情况(如原立佐领是谁?以

  • 倒瓦答失里

    ?—1457明哈密忠顺王。亦称哈力锁鲁檀。蒙古贵族。故王※卜答失里之子。正统四年(1439),父卒,嗣位。时其地回回、畏兀儿、哈刺灰等种落杂居,头目不相统属,莫能节制,众心离涣,势渐衰。翌年,都督皮剌

  • 阿史那都支

    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原为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以阿史那弥射为��海道总管苏海政冤杀,众心不服,遂引众投吐蕃

  • 召五定

    “勐卯国”(今云南德宏瑞丽、陇川一带)“国王”(部落首领)。傣族古代传说人物。相传其母将分娩时,被大鸟衔至一棵大树上,生召五定。后被一僧人将其母子从树上救下,其母遂与僧人结为夫妻。及长,被举为国王。因

  • 阿琼南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在青海尖扎县。为青海地区古老之宁玛派寺院。历史上与今海东之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之智革尔贝宗,同称

  • 格底林耶

    参见“嘎的林耶”(2450页)。

  • 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

    见“阿旺绛贝楚臣嘉措”(1251页)。

  • 听雨丛谈

    清代掌故书名。清福格(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姓冯,字申之)撰。12卷,177篇。成于咸丰末年。作者熟习清代典章制度和满族风俗,所记以朝章官制、科举名目、礼仪风俗为多。对八旗风俗制度和清廷用人中对满、蒙、

  • 亡人斋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望谟县地区。苗语称“扎比里”。丧主办斋要在丧期13日之后举行或更晚一些时候,举行时姑、舅、婿及表亲等需送彩色纸扎物一套及米、酒、猪不等。如婿则送牛杀祭。丧主在堂屋摆木桌一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