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晾马

晾马

蒙古族控马、吊膘之方式。蒙古族自古以畜牧、狩猎为业,马匹与其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围猎、作战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战士一般都备有两三匹强劲的战马,或长途奔袭,克敌制胜,或迅速撤退,使追兵望尘莫及,故史称蒙古人“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养马经验,晾马即其一。萧大亨《夷俗记·教战》载:“其马每至秋高则肥,肥则不堪道远。彼有控马之方,故马不虚肥,其膘皆实,即日行数百里,经阵七八日,马犹如故也”。入秋,水草丰盛,马匹吃了大量的青草和子实,马虽肥而膘不实,若未加调控、吊膘,用以急行,则行不多远,马皆疲惫及至瘁死,故须晾马。其方法是择良马,每日令其行走二三十里,俟其微汗,即系其前足,不使跳腾,装以衔辔,控马于桩,不让饮水吃草。每日午后控之至晚,或晚控之至黎明,始散之牧场中,至次日又复如此吊控。控之三五日或八九日,则马之脂肪皆凝聚于脊,其腹小而坚,其臀大而实。至此,马虽尽力奔跑而气不喘,经战阵七八日虽缺水草而马力不竭。牧场上设有专门的晾马所或晾马台,立有桩,系以绳,用以控马。古时多用此法备战、备猎。流传至今。凡参加骑射比赛的马匹均须如此调控,方有出色表现而不伤马。牧民亦十分爱惜马匹,不经调控者不轻易用于急行。

猜你喜欢

  • 汉军枪营

    清代八旗汉军骁骑营中的鸟枪马甲置此。顺治(1644—1661)间,每逢春季即竖靶于41弓(量地弓,五尺为一弓)之地,令汉军鸟枪兵演习射击。康熙十二年(1673)定,每旗设一营,操练火器;每佐领增设鸟枪

  • 乌氏之戎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建立政权,为※西戎八国之一。一说“即《穆天子传》赤乌氏之裔”。原居地在今宁夏,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王游北河(河套西南)曾至其地。后为秦所灭,徙其民一部于宁夏固原东,置乌氏县

  • 宿铁刀

    古刀名。为东魏官员及冶炼家匈奴人綦母怀文所铸造。怀文巧思博艺,善铸冶,总结北方诸族冶炼经验,创“灌钢法”,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进行浴淬处理,而制成此刀,锋利无比。据《北齐书·綦母怀文传》载,其具体

  • 轮台

    西域古地名。 ①汉轮台。《史记·大宛列传》作仑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时破此城。此后汉遣田卒数百人屯田于此。归使者校尉领护。《汉书·西域传》引桑弘羊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故国。《魏书·西域传》

  • 伯腰

    见“巴岳特”(410页)。

  • 千户

    ①吐蕃军事行政建制。藏语称“东岱”,又译作千户所。约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吐蕃兵制时建置。统隶于诸“如”(“如”,藏语音译,意为“翼”)及其长官“如本”(翼长)。是时吐蕃全境共设61个千户,具体分布

  • 述垒轸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见“述垒”(1347页)。

  •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用以计量稻谷的单位。迄至解放前夕该地区仍沿袭以小刀掐穗的收割方法,以稻穗盈把为其计量单位,故称。约1公斤左右,6把为1攒,6攒为1对,2对为1律,2律为1姆。耕地面积通常也以播

  • 建德

    ①北周高祖武帝宇文邕年号。572—578年,凡7年。 ②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1172。

  • 吉尔杭阿

    ?—185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奇他拉氏。字雨山。由监生捐笔帖式。道光间,升主事、员外郎、郎中,充坐粮厅监督。咸丰四年(1854),由江苏布政使升巡抚。在上海出卖海关主权和租界行政权,并勾结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