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璋
五代后唐宗室、后晋将领。字子良。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其先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少善骑射。庄宗李存勖时,将兵戍常山。同光四年(926),闻叔兵变于魏州,亦起兵据邢州。叔即位,任捧圣左厢都指挥使,徙镇义成(方镇名,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以事罢为右骁卫上将军。久之,出镇保义(方镇名,今河北邢台),徙河中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加检校太师,赐“忠勤静理崇义功臣”。四年,封洋王。后晋天福元年(936),徙镇威胜(方镇名,治今河南邓县),降封陇西郡公。
五代后唐宗室、后晋将领。字子良。西突厥别部沙陀人(一说其先为代北胡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少善骑射。庄宗李存勖时,将兵戍常山。同光四年(926),闻叔兵变于魏州,亦起兵据邢州。叔即位,任捧圣左厢都指挥使,徙镇义成(方镇名,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以事罢为右骁卫上将军。久之,出镇保义(方镇名,今河北邢台),徙河中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加检校太师,赐“忠勤静理崇义功臣”。四年,封洋王。后晋天福元年(936),徙镇威胜(方镇名,治今河南邓县),降封陇西郡公。
北魏宗室。字绍达。鲜卑元氏(拓跋氏)。河南王※拓跋曜曾孙,武昌王※拓跋平原次子。颇览书传,宽和好士。太和十一年(487),父卒,兄元和为沙门,以爵让之。初拜通直散骑常侍,寻加冠军将军,守河南尹。十七年
旧时羌族崇拜的神祗。羌族崇拜白石,传说原居西北草原的古羌人在被迫迁徙中,有一支到达川青交界的补尕山,被敌兵追赶甚急,幸有羌人祖先天女木吉卓从天上抛下3块白石,变成3座大雪山,阻止追兵前进,羌人乃得南下
辽代生女真诸部之一。又译鼻古德、鼻国德、故德、鼻骨、古和故。所在众说不一,约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的黑龙江以北地区。辽太宗天显三年(928),向辽纳贡。
青海郭隆寺(佑宁寺)创建者。全名嘉色屯月曲吉绛措。藏族。西藏达布地区人。随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在达布扎仓学经,从三世达赖、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学习佛典。后赴彭域久波山,在凯珠琼波修道处修行,取得许
傣语音译。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各村社所设管理武装的人。被授与“先憨”或“鲊憨”等军职,平时在村社内负责训练青壮年、奉命捕人和维持治安,战时听候宣慰使和勐土司调遣参战,遇有大战才征调百
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任宿卫哈刺赤、佥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征叛王乃颜,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大败叛军。次年,随皇孙铁穆耳败哈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长治市以东。与潞氏、甲氏、留吁、东山皋落氏等结盟,奉潞氏为盟主,联合长狄、白狄、众狄等共建北狄政权,向东扩展,不断与晋国发生冲突,称雄华夏诸侯。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
?—1777清代新疆吐鲁番郡王。维吾尔族吐鲁番大阿訇尼雅斯和卓子。世居鲁克沁。初隶准噶尔。康熙五十九年(1720),投附清朝。雍正四年(1726),清军撤居哈密,以吐鲁番给策妄阿拉布坦,受命辖鲁克沁众
见“佟佳江”(1095页)。
东汉时北匈奴单于。挛鞮氏。南匈奴※休兰尸逐侯鞮单于屯屠阿子。原任南匈奴奥鞬日逐王。东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南单于师子立,“新降胡”15部胁立其为单于。掠汉驿舍,杀吏民,欲渡漠北,遭汉将邓鸿等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