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卓吾墓

李卓吾墓

明思想家、文史家回族※李贽(字卓吾)墓。李贽因反对封建礼教和假道学,被诬告,避居通州(今北京通县)。万历三十年(1602)春,复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下狱。三月十五日,自刎而亡。其友马经纶遵遗嘱,按回族习俗,安葬于通州北门外马氏庄迎福寺侧,墓前立有焦竑书“李卓吾先生墓”碑,碑阴刻有詹珍光书《李卓吾碑记》和《吊李卓吾先生墓二首》。1954年该墓迁至城北大悲村,1983年又移至城北公园西畔。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好德格沁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当地汉族称之为“蒙古秧歌”。以求福祈寿、四季平安、人畜两旺,以歌舞剧的形式在春节期间演出。由头戴假面具、身穿民族服装的六人来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白音查干巴特,即白老

  • 阁的木

    阿刺伯语音译,一译“格的木”,意为“古老”、“陈旧”。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指明末清初伊斯兰教门宦新派传入回族以后,仍保持伊斯兰教传入时期的宗教仪式和基本功课的派别,故称,或称老教、清真古教、遵古教等。该

  • 崇祥监

    见“崇祥总管府”(2061页)。

  • 社学

    元代村社建立之学校名。世祖至元七年(1270),依农村立社法令,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于农隙时令子弟入学受教。先读《孝经》、《小学》,次习《大学》、《论语》、《孟子》等1经史。社学可自

  • 毕尔呢

    一种发面饼。鄂温克语音译。20世纪初,面粉输入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从事畜牧业的鄂温克族地区,因其喜食酸性面食,便将白面发酵后不加入碱制成饼,用锅煎熟。食时,上涂“西米坦恩”(未加工的奶油)或奶油。

  • 编审人丁

    参见“编审丁册”(2308页)。

  • 领司奔

    明代乌思藏地名。“领司奔”,为“仁蚌宗”之异译,即今西藏仁布。永乐十四年(1416),明中央政府于其地置※领司奔寨行都指挥使司。参见(2076页)。

  • 皇清职贡图

    书名。又名《清职贡图》。乾隆十六年(1751)※傅恒奉敕撰。9卷。乾隆谕沿边各督抚将周边少数民族及邻国等,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二十二年汇齐。除卷1为朝鲜等近邻及世界各国,其他多为我国境内民族或部族:

  • 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

    1732—175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一译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尔、或简称那木札勒、那木札尔、阿札、阿章。姓绰罗斯。噶尔丹策零次子。乾隆十年(1745)父死,以母贵受命嗣位。因童幼无行,终日嬉戏,不理政

  • 乃乌东孜

    见“乃东”(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