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林丹汗

林丹汗

1592—1634

明代蒙古末代可汗。又作陵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民旦等,号库图克图汗,明朝人译作虎墩兔憨。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八世孙,※布延彻辰汗长孙。万历三十一年(1603),祖父卒,因其父莽和克台吉已去世,遂于翌年即汗位。领左翼察哈尔万户,驻帐广宁(今辽宁北镇)以北。自万历(1573—1620)末年起,不断攻击辽东明军。矢志继承达延汗的大业,力图以武力统一蒙古各部,对抗新起的建州女真。天启五年(1625),北征投附后金的科尔沁部,不克。其属部敖汉、奈曼等也先后投降后金。崇祯元年(1628),西进土默特、河套地区,击败蒙古右翼的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归化(今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部也被迫归服。又与漠北的朝克图台吉(却图汗)取得联系,互相策应,一时势力大振。统率“八大营二十四部”,东起辽东,西尽洮河(今甘肃境)。独占明朝给予蒙古各部的岁赐,控制蒙古诸部同明朝的贸易。拒绝后金的诱降,联合明朝抗击后金,使明朝每年赠银达8.1万两。崇祯四至五年(1631—1632),东击投附后金的蒙古诸部,率兵抵兴安岭以东的西拉木伦河北岸,遭后金皇太极的反击,不战而退,被追至西土默特。七年(1634),向青海进兵,欲据西藏,控制僧俗大权,号令全蒙古,继续抗击后金。途中出痘卒于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翌年,察哈尔余部被后金攻灭,妻、子被俘,漠南蒙古各部均归属后金。在位期间,笃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受迈达哩诺们汗等大喇嘛灌顶,在境内修建了多处佛寺、佛塔。继图们汗之后,将108函的藏文《甘珠尔经》全部译成蒙文,对蒙、藏思想、文化的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巴斯奇斯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巴斯子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有众1300余户。四十五年(1780),首领岳勒达什因效忠清廷,获金顶。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城西北图舒克塔什卡伦外,

  • 丘豆伐可汗

    一作“豆代可汗”,即“社仑”(1171页)。

  • 卡卓语

    又名嘎卓语,我国云南自称卡卓的蒙古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通海县新蒙乡的若干自然村落。使用人口6400左右。以新蒙乡白阁村的卡卓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

  • 别儿怯不花

    ?—1350元朝大臣。又译别里怯不花。蒙古弘吉剌部人,燕只斤氏。字大用。丞相阿忽台子。至大年间(1308—1311),侍明宗子和世㻋于藩邸。后入国子学。延祐三年(1316),随和世

  • 大都驿站

    元代驿站名。设于首都大都(今北京),为全国驿站总枢纽。通过逐站接力,通往全国主要干线。东路、北路经通州、蓟州衔接辽阳、岭北行省驿路。西路经昌平,至榆林,分别与西路驿站相接。南路经良乡、涿州。南下与南方

  • 纶布春

    ?—1801清朝将领。索伦人。姓罗佳氏,隶镶白旗。初以黑龙江学团驻京,授司辔。后从征喀尔喀,因夺热索桥功,擢三等侍卫,赐号色默尔享巴图鲁。乾隆六十年(1795),参与镇压贵州、湖北等地苗民起义。嘉庆元

  • 杨炳坤

    1886—1946近代文史家。字子厚。安徽定远人。回族。少年获府考第一名,为秀才。受维新影响,改习西学,就学于南京金陵书院(今南京大学前身)。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反清的淮上革命军,任军政府秘书,后参加

  • 炮挂

    见“抛石绳”(1057页)。

  • 伊斯堪达尔

    ?—181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五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从兄鄂罗木咱卜赴伊犁办理屯田事宜。三十八年(1773),叙功,获孔雀翎,五品秩。四十一年(1776),

  • 伊斯兰学友会

    近代回族学生社团。1929年6月,由当时在北京的回族大中学学生代表李廷弼、马永贞等代表发起并组成。会址设在东四牌楼清真寺成达师范学校内。推选刘柏石、马永贞、王耕田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日常事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