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柔若语

柔若语

我国自称柔若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泸水两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500人。柔若语内部语音上稍有差别,但彼此完全可以通话。以兰坪县兔峨乡的柔若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3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有唇齿音,有复辅音。有29个单元音,其中有10个普通元音,紧喉元音9个,鼻化元音7个,紧喉鼻化元音3个。有50个复元音。分3类,由i、 u、 y介音加主要元音组成的后响复元音37个;由主要元音加i、 u韵尾构成的前响复元音7个;三合复元音6个。无辅音韵尾。有6个声调,其中高降调和低升调主要出现在紧元音里。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辅助手段。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多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亲属称谓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用在名词前加从人称代词缩减而来的词头表示。数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和量词结合用时次序为数词在前,量词在后。量词很丰富,语法作用除了表量外,还有定指、类别等作用,量词可单独和名词结合表示类别或“一”量。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多数和集体4类,第一人称除单数外,都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指示代词较丰富,有普通指和远指的区别,还有指平地、上方、下方的区别。反身代词用重叠人称代词再插入-sa31的形式构成。动词有体、式、态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进行、已行、完全、曾行5种,均用在动词后加助词的方式表达。式有命令、祈求、疑问3种,用动词词根元音屈折变化加词头和助词等方式表达。态有使动、互动两种形式,使动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表示,互动用动词后加助词表示。形容词有丰富的后附藻饰成分。结构助词有领属、受动、工具、处所、从由、比较、定指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多数在谓语前,少数也可放在谓语后。词汇特点:单音节或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占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复合词的构成方式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4种,派生词也占一定比例,用加在词根上的词头或虚词表示。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有一定数量的早期汉语借词。也有少量白语和傈僳语借词。

猜你喜欢

  • 苏毗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又称孙波如。“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建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藏北及与青海、云南藏区相接部分。为吐蕃“五如”之一。设“如本”统领。辖

  • 马扒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中基督教传教士。为专业神职人员,由教会任免,领取薪俸,专门负责讲经传教工作。大多为外国传教士一手培养的贫苦子弟和孤儿。基督教于1913年传入滇西北怒江傈傈族聚居区,在当地分设教区、建

  • 勐吴

    见“夺木奢”(720页)。

  • 朵豁剌惕

    蒙古部落名。为不鲁勒札儿—朵豁剌因(不丹札儿—朵豁兰)或朵豁剌歹之后裔,属尼伦蒙古人,同成吉思汗血缘较近,据《元朝秘史》,同为蔑年土敦后裔。在※“十三翼之战”中,该部与答里台、火察儿等组成一翼,助成吉

  • 回回掌教哈的所

    元代掌管伊斯兰教事务的机构。“哈的”为阿剌伯文的旧译,亦作嘎锥、戛尊、卡迪,意为“伊斯兰教法官”。职司为国祈福和掌伊斯兰教徒之词讼、户婚、钱粮等事。元朝政府初设,时间不详,但称“回回哈的司属”。由于伊

  • 武都参狼羌暴动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汉军击败金城、陇西羌后,武都参狼羌复起兵进攻郡城。次年,汉命陇西太守马援将兵4000余镇压。至氐道县(甘肃礼县西北),时羌在山上,援夺其水草,围困之。羌无粮水,遂率数十万户

  • 纳赶

    布依语音译,意为“把事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望谟、贞丰等地。为※亭目分给属下土职人员如师爷、总内把事、老总头、把事的职份田。以其田所产作为亭目支付给他们的薪俸

  • 凤池林李宗谱

    回族族谱名。始修于明初,李端主修。明清两代续修。李氏自明初一世祖李闾后,其子孙,分别以林、李为姓,故林、李合谱。谱前有明宣德十年(1435)萨琦所撰《李氏谱序》。谱记李闾之后,长子驽,衍为林姓,次子端

  • 元统

    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年号。1333—1335年,凡3年。

  • 蒐里卫

    见“所力卫”(14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