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柳条边

柳条边

清代东北封禁地区界线。俗称柳条边、条子边、柳墙等。满族贵族夺得全国政权后,把盛京、吉林辖境部分地区视为“祖宗肇兴”之地。为保护“龙兴重地”,以固“根本”,严禁关内汉族等居民进入打猎、耕垦、采挖人参。同时,“以界蒙古”,防其肆行牧放,故插柳条结边为界。柳条边以土堆至宽、高各约3—4尺为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各株之间再以绳连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之外,挖口宽8尺,深8尺,底宽5尺边壕,以防行人越过。在交通冲要设边门21座(后减为20座),每门设防御1员,笔帖式1员,俗称“文武二章京”,下属满汉兵丁数十名,专司边门启闭,“盘诘往来行人”。走向大体沿明边墙。有“老边”和“新边”之分。“老边”又称“盛京边墙”,西南起自山海关,沿旧边墙西至法库境,由六家村北至西三台子,折东北过贾家屯古城堡,东行经北大、小李家窝铺、田家窝铺,达马千屯边门,又东行30余里,经开原城北诸屯至威远堡边门,东行过毛家窝铺、潘家屯、安静沟等屯之北,经十里河、八道冈子村北,达湾子沟出开原境,经抚顺东北,向南经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直达东南至于海。此段建于顺治年间(1644—1661),全长1900余里。“新边”南起辽宁省开原县威远堡,北达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全长690余里。其中“老边”在辽河流域,归盛京将军管辖;“新边”在今吉林省境,归宁古塔将军管辖。道光二十年(1840)后,东北边防弛禁,渐为陈迹。

猜你喜欢

  • 纳马之族

    又称“茶马之族”、“中马之族”。指根据明朝政府颁发的※“金牌信符”,定期以马易茶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居住今甘、青地区从事畜牧业生产须尽纳马义务的撒里畏兀儿、藏、蒙古各族。其中西宁卫的安定、阿端、曲先、

  • 完颜阿里不孙

    ?—1217金大臣。字彦成。曷懒路泰申必剌猛安人。女真族。完颜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由易州军事判官,累官为威州刺史。贞祐(1213—1217)初,历任国子祭酒、同知平阳府事、兵部侍郎、翰林侍讲

  • 捏褐耐

    见“捏褐妳”(1855页)。

  • 东汉闵氏墓葬

    1956年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什力邓村发现。为有壁画的九室大型砖墓。在残存的壁画中,描绘墓主人生前车马出行和居家宴饮的生活场面。出行图画着主人安坐车上,一旁有家奴挽车跟随。在马车旁边,还写着“辇车一

  • 兀良合

    即“兀良哈”(108页)。

  • 女儿受花

    壮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广西都安壮族地区。父母去世时,已出嫁的女儿要同竹蔑及彩纸扎一具“棺罩”盖在死者的棺木上,并于罩上扎一束纸花。治丧悼念时,女婿前来跪拜进香,丧家取下纸花让女儿带回去插在卧房里,谓之“

  • 何天培

    ?—1736清朝将领。乌鲁特部人。蒙古族。※拜音达里子。初任参领,累迁江南京口将军。雍正(1723—1735)初,署江苏巡抚,入为兵部尚书,出为江宁将军,复入为正白旗汉军都统,署兵部尚书。六年(172

  •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

  • 札萨克图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

  • 学冈

    见“藏币”(2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