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国
一误作段国忠,即“段俭魏”(1698页)。
一误作段国忠,即“段俭魏”(1698页)。
见“萧阳阿”(1993页)。
约1484—1519明代东蒙古右翼济农(亲王)。一译伯尔色博罗特,明人称之为阿着或阿著,号赛音阿拉克,汉文简译作赛那剌、諰阿郎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三子,※满都海哈屯生。早年在蒙古右翼满官嗔部,由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门巴族称“莫邦珞”或“洞工”,西方文献称“阿波尔”。据传最早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北麓某地,后向南迁到尼贡,再折向东北,进入吉刀,定居在仰桑曲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地域,并逐步
书名。张大(字小云)辑。光绪十九年(1893)成书。25卷。分定浙志功、靖腆志威、平蕃志伐、迎銮志恩、分注志谟、科第志例、筹海志防、守营志烈、经制志政、驭禄志储、建牙志盛、祠宇志典、孝烈志节、撰述志目
辽代女真五国部之一。一作蒲奴里、喷讷,金称蒲聂部,清文献作博诺、富珠哩、富奴里。《满洲源流考》谓:盆奴,满语(女真语),雹也。明、清以来一般认为,今黑龙江省境汤旺河下游汤原县治隔河相对的香兰乡双河古城
哈尼族他称。乾隆四十年(1775)胡蔚校订《南诏野史·窝泥》条:“有和泥、斡泥、哈尼、路弼等名”。居今云南元阳县境。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发祥地。位于今广西桂平县北部。1851年1月11日,当地饱受清王朝及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与剥削的壮、汉、瑶各族人民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在此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村西北犀牛岭为当
朝鲜族民间信仰的宗教。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消失。原系创立于1860年的“东学教”,以表示与“西学”(天主教)对立。1906年改此称。此教是以朝鲜族原有的天神思想为基础,并吸收儒、佛、道三教及若干图腾
五代后唐大臣。先世为吐谷浑人。原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小竖,后收为养子。骁勇善骑射,常从明宗征伐,天成(926—930)中,授泾州(治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彰义军节度使。在镇数年,为人贪暴,日以聚敛为务。长兴
见“回离保”(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