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末柸
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317),从兄段匹䃅约其共讨石勒,因有前父子之约,又恐匹䃅独据其功,拒出兵。太兴元年(318),疾陆眷卒,杀从父段涉复辰,自立为单于,以兵败段匹磾,自称幽州刺史。三年,为匹磾与乐陵邵续联兵所破。明帝太宁三年(325)卒,弟段牙立。
晋代鲜卑段部首领。又作段末杯、段末波。出于东部鲜卑,世居辽西。段疾陆眷从弟。怀帝永嘉六年(312),与从兄随督护王昌攻石勒于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被俘,获宥,约为父子,释归。元帝建武元年(317),从兄段匹䃅约其共讨石勒,因有前父子之约,又恐匹䃅独据其功,拒出兵。太兴元年(318),疾陆眷卒,杀从父段涉复辰,自立为单于,以兵败段匹磾,自称幽州刺史。三年,为匹磾与乐陵邵续联兵所破。明帝太宁三年(325)卒,弟段牙立。
见“伊循城”(806页)。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其它部族下置石烈。速鲁为辽太祖※弘义宫下之一石烈。又,此词语亦作河名,《辽史·营卫志》记有“速鲁河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神山顶”。亦称纳孜、章拉则、拉则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雅鲁藏布江上游,属于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拉孜宗,地当交通要冲,东通日喀则、江孜、西通萨噶、噶达克,南通胁噶尔、定日
内蒙古巴林右旗寺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于大板镇北60里沙尔台河南阳日宝力格。初建于林西县城东8里处,规模比较大,由于巴林土地被放恳,始移建于沙布尔台河南,庙内有殿堂和僧舍。为原巴林右旗
?—1725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温都氏。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康熙三十六年(1697)圣祖玄烨亲征噶尔丹,特简为陕西按察使,历陕西布政使、巡抚。四十二年,奉命会勘河南府至山西,由黄河挽运事宜,以赈
景颇语,意为“栽芋”。景颇族最古老的姓氏。据说景颇族先人最早学会栽种的作物是芋,后来才慢慢学会点种旱谷、玉米、荞等,故名。今天景颇族人在给亡魂祭献时必须用芋,甚至墓上也多画有芋的标志,以纪念祖先栽芋的
见“林丹汗”(1292页)。
见“中京”(292页)。
金朝官员。名又作九住、用吉。女真族。本姓孛术鲁。随移剌瑷降宋,更姓名为范用吉。谒见宋制置使赵范,擢置左右,遂易其姓为花,使为太尉,改镇均州(今湖北均县西北旧均县)。后杀均州主官降蒙古,移均州军民于河南
吐蕃大臣。又作桂干,意为“桂氏师长”,又称论钦波桂氏。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及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又称“执法大臣”(却论),出身桂氏族。赤德祖赞死后,反佛大臣※马祥仲巴